“吉晓健,男,47岁,本地人……长年在外工作,具体做什么不清楚。
但根据记录,过去二十多年他在全国各地活动频繁,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无前科,无犯罪记录……”
史佳成一边看着平板上的资料,一边向白清元汇报。
白清元的思维仍然快速转动。
细细品味着史佳成提供的信息,冷静分析。
逻辑推理并不是聪明人的专利,可以后天培养。
就像是思考问题。
熟悉了一个过程后,大脑自然会按照这个步骤分析。
当听到这份嫌疑人资料时,白清元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想法。
吉晓健与钟永刚一样,都是非法盗墓人员?
这样一来,钟永刚被杀死用的工兵铲有了合理解释。
顺着思路进一步推理,两个从事盗墓的人为何会在同一个城市出现?
他们是否认识彼此,有没有可能互相熟悉?
如果不是这样,怎么会这么巧,一个盗墓贼去杀另一个盗墓贼?
继续推理,倒推。
谷家父女发现仇家是聂明树与钟思慧,会不会是通过钟永刚偶然发现的?
毕竟钟思慧是钟永刚的妹妹。
再反推一下,钟永刚之所以偷妹妹的尸体,是不是从吉晓健那里听说妹妹的死因并不简单?
或许,一开始吉晓健告诉钟永刚这个秘密,是在编造一个谎言。
也许是保姆的女儿无意中听到消息,说钟思慧可能是被害,告诉了钟永刚?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去闹事,让警方做尸检,发现真相?
然而,事情出现了意外,钟永刚不仅闹事,还想继承妹妹的遗产。
钟永刚偷了妹妹的尸体威胁聂明树。
阴差阳错地破坏了谷家父女的计划?
所以,吉晓健才会找上钟永刚。
把他杀了,引来警方找到钟思慧的尸体?
这样的案件过程,是不是就清晰了?
推理就像是假设、想象、构造。
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想象出一个合理的经过。
大胆假设,小心验证,最终找到真相……
……
“砰!”
吉晓健家门被撞开,刑警们持枪闯入。
人不在?
白清元皱着眉头走进屋内,利用‘王蝶之鼻’记下气味。
又开启了‘蜡蛾之耳’,确认没有藏人后陷入沉思。
假如我是吉晓健,现在最想干什么?
等着警方从钟思慧的尸体……发现真相?
等着聂明树倒霉。
做了这么多事,如果不看到仇人死亡。
心怎么能安呢?!
‘王蝶之鼻’传来的气味告诉白清元,对方作案后并未回家。
杀了人肯定会沾染血腥气。
那么,你会躲在哪里……白清元走出了谷家大门。
思绪在脑海中流转,想到了一种可能。
假如自己终于要为去世的妻子报仇。
最想去的地方会是哪里?
墓地……慰藉在天之灵!
……
当白清元带着队伍来到一个墓园时,吉晓健确实来过,因为留下了气味。
既然没有留在这里,又去了哪里?
是去找女儿?
白清元眨了眨眼,心里嘀咕:你总算察觉到不对劲了吗?
二十多分钟后,白清元走进一栋居民楼,又闻到了吉晓健的气息。
还有一股轻微的腥味……
他顺着楼梯和气味,一步步上了五楼。
走到嫌疑人聂明树家门口,站在门口。
输入了电子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