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变化
“我记得你刚到二奶奶身边的时候,还不爱说话呢,这会儿这样伶牙俐齿。¤,小{?-说?宅?? 3追!~最>μ3新2~?章`3节?”独悠含笑说着,夏荷也笑了:“姐姐真是贵人多忘事,我在二奶奶身边,都快三年了。”快三年了,这日子过得真快啊,独悠暗自算了算,而这方四四方方的天空,困住自己的日子,似乎还在昨日。
“独悠来了。”刚走进若玉的院子,秋兰就从上房走出来,笑着和独悠说话。
“是,昨儿二爷帮了这样大的忙,我该来给二奶奶道谢的。”独悠的话让秋兰笑了:“怎么,只给二奶奶道谢,就不给我道谢了?”
“我们是姐妹,姐夫帮了我,那是应该的。”独悠和秋兰的说笑声传进若玉的耳中,若玉手中原本拿着个九连环在给孩子解着玩,这会儿听到这话,若玉就对一边的秋霜道:“是啊,你们是姐妹。秋霜你说,我们当初是不是也是这样?名虽主仆,但情同姐妹。”
“二奶奶您说笑话呢。”秋霜只说了这么一句,若玉就看向她:“那件事后,我并没有再问过你,这次我特地把你留在松江,也是想着,你还年轻,哪能这样过呢。”
“二奶奶心中,还记挂着我,我很感念。”秋霜只说了这么一句,若玉的唇动了动,想要再说,就听到秋霜继续道:“只是,二奶奶,许多事情,变了就是变了,我们之间,也再回不到从前了。”
如同若玉和朱肃,再不能是新婚时候的恩爱情浓,秋霜和若玉之间,也再不能像从前一样。现在,主仆分别更重,秋霜也再不会去奢望不属于自己的那些,甚至于,秋霜也并不觉得,当初自己的做法,是在帮若玉。
夫妻之间的事儿,该留给夫妻自己解决,别人是帮不上忙,也解决不了的。若玉看着秋霜,不由长叹一声。
秋兰已经拉着独悠走进来,瞧见若玉和秋霜相顾无言的样子,不由笑着道:“怎么,这是九连环没有解出来?”
“是啊,我现在,连孩子都不如了。”若玉说着就伸手去摸了摸孩子的发,孩子已经抬头:“母亲,我解得好不好?”
“好,很好,姐儿很乖。”得了若玉赞扬的孩子又转向秋霜:“霜姨,我解得好不好。”
“好,你母亲都说好了,那必定就是很好了。”秋霜说着把孩子抱起来,对她笑着说:“我们走吧,这会儿你独悠姨姨和你母亲,有话要说呢。”
“朱婶婶,你快些来,我要和你玩。”孩子虽被抱走,但口中还在叫着。秋兰应了一声,就对独悠道:“你先在这陪着二奶奶说话,我去去就来。”
说完秋兰也走了,屋内只剩下独悠和若玉二人,独悠伸手去摸若玉手边的茶碗,那茶碗是凉的,独悠拿过新的茶碗,给若玉倒了碗茶:“我记得二奶奶最不爱喝冷茶了,总是说,要我们记得,给您的茶,要有七分热,等凉一会儿,到五分热的时候入口最好。”
“这几个丫鬟里面,数你记性最好,那时候我总以为,只有你能陪我到最后。”若玉接过茶,喝了一口,感到这茶水最合适自己的口,笑着对独悠说。
“那时候,我也曾真心地,真心地想留在您身边的。”独悠轻声说,若玉摇头:“我不信,你若真心想留在我身边,为什么绛离要,要求这样一道恩典。”
“因为絮儿。”这个名字再次被提起,独悠已经没有提起这个名字的紧张,而若玉的手顿了顿:“是啊,絮儿,絮儿她,是个多么好的人啊。”
聪明美丽能干,谁都说,絮儿不管是做了陪嫁,还是出去外面许人,都是很好的,都会很有福气。但谁能想到,所有的期望,都在永平侯夫人那句,既然嬷嬷看上了絮儿,那也是絮儿的福气,烟消云散了。
尽管这件事,是永平侯夫人用来磨练若玉的,但过去这么多年,若玉又听到独悠提起这个名字,若玉不由在想,磨练自己,真的要用一条人命吗?或者该说,永平侯夫人也没想到絮儿会跳井,那絮儿的幸福呢?
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子?絮儿会过得好吗?
“世间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独悠轻声说着:“像我们这样的人,婚姻也不过是主人的一句话。秋兰姐姐曾经说过,嫁给谁,都是一样的过日子。只是,二奶奶,秋兰姐姐现在过得还不错,是因为来喜是个好人,若来喜不是个好人呢?”
这个府内,不是好人的管家小厮多了去了,吃酒、赌钱,调戏管家娘子或者丫鬟。若玉的院子里没有这样的事儿,但别的院子,若玉还是听过一些风声的。
特别是分家的话传出来,朱大奶奶和苏瑶二人也不晓得因为什么,彼此看彼此越发不顺眼了。
底下的下人们,也变得无所适从。就算朱二老爷要被分出去,但他总是这府内的主人,苏瑶说话,下人们不肯听从,也是要换来一顿打骂。
更别说苏瑶闹到国公夫人面前,轻则打骂,重则被撵出府。这样的被撵出府的,多有什么东西都不允许带走,只有随身衣服可以穿走,那些经年攒的东西,全都要留在府内。÷ˉ幻-¢&想e?姬° ?a最·^新D°章?^节_更·?新D快$?
若玉长叹一声:“是我的错。”
“二奶奶怎么会有错呢?”独悠又笑了,若玉听着独悠这句话,想要说什么,硬生生忍住了,所有的人都说,主人是不会有错的,错都在下人身上,是下人没有及时劝说,也是下人们不懂事,惊扰了主人。
“所以,就是因为絮儿的事儿,你才想要离开?”若玉终于把这句话给问出来,独悠轻声道:“也不止是絮儿的事,二奶奶,我晓得跟着您,您不会亏待我,您会对我很好,国公府内泼天的富贵,我都能沾上。可是二奶奶,我是个人啊。”
会哭会笑会有自己想法的人,不能真正做到主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若玉的手微微紧了紧,独悠已经继续道:“自从生出这样的念头,我总是睡不好,唯一想的,就是离开府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回头。只是,我没有想到,竟然是绛离的一条命换来的。”
有些人轻而易举能得到的,另一些人却要费尽力气,甚至需要付出命才能得到。独悠晓得那些规矩,也晓得世间人本就分了贵贱。可是若人真得分了贵贱,贵者可以践踏贱者,为什么经书上又说,六道众生,都平等呢?
若玉握住了独悠的手,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说什么都会让人伤心。
独悠悄悄地擦了擦眼角的泪,对若玉笑着道:“我晓得不该这样说,二奶奶,我孟浪了。”
“已经许久没有人和我这样说话了。”若玉说话时候,看向自己四周的一切,这间屋子如此豪华,身边的下人们,都毕恭毕敬,可很多时候,若玉却寻不到想要说话的人。
主人对下人来说,是尊贵的,但妻子面对丈夫的时候,又是卑下的。若玉想起自己和朱肃说的话,也笑了:“这会儿觉得,我的日子,没意思得很。”
看起来过得很好,但每一步选择都是别人给的,自己想要做什么,若玉仔细回想,想不起来了。从此之后,就是一个端庄从容的主母,生儿育女操持家务。
“二奶奶是个好人。”独悠轻声道,若玉抬头,二人的眼里都有泪,接着若玉才道:“经历了这么多,你还说,我是个好人。”
“若不是二奶奶心存善意,那我不会是今天这样。”独悠坦然地说着,她对若玉没有怨恨,若玉已经在世间规矩之中,努力地对独悠她们好了。
“我也只有这点好了。”若玉努力地笑了笑,接着就对独悠道:“我有时候想,如果没有世间规矩,那我该是什么样的,可很快我就笑了,我只能在这宅子里,一天天地过下去,等到年老时候,被众人称赞和夫君恩爱白头,举案齐眉,儿孙满堂,富贵荣华的一生。”
是这世间女子最想成为的模样,生在富贵从中,长在锦绣堆中,一生之中没有受过多少磨折,笑容永远动人,行为举止永远端庄。
“有时候,我会羡慕三奶奶。”若玉这句话,是独悠没想到的,若玉轻声道:“三奶奶这个人,出身不好,也被人像丢包袱一样,丢到了秦国公府,但她能抓住机会,成为国公府的三奶奶,还能从老国公夫人那里,得到许多好处。甚至可以在祖母要把她女儿带在身边抚养的时候,为女儿哭闹那么一场。”
这样的行为,会被人说没规矩,甚至可能遭到残酷的对待,但起码是鲜活的,是极力为自己争取的,而不是像若玉这样,永远都要不争不抢,不疾不徐,做世间人眼中最完美的大家闺秀,举止端庄,行为周到。让人挑不出什么错来,却只比泥塑木雕,多了一口气。
扪心自问,若玉晓得,自己这样的人,真要落到难堪的处境,不过就是一根绳子吊死算了。要那样活下去,若玉活不下去的。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也许三奶奶也在羡慕您,您有父母疼爱,有家人为你百般筹划,一生顺遂。而且,二爷也是个好人。”独悠的话让若玉笑了:“是,二爷也是个好人,是个好人啊。”
后面的话,若玉没有说下去,这样的好人,做了自己的丈夫,该欢喜才是,而不是总有那么一些怅然。
“二奶奶,夫人请您过去。”夏荷的声音传来,若玉应了一声,回头看向独悠:“你瞧,等走出这屋子,我就又是那个端庄的二奶奶了。”
独悠不由伸手握住若玉的手,轻声道:“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若玉看向檐下挂着的鸟笼,说白了,自己不过就是那鸟笼里的人,金尊玉贵,什么都有人伺候,但离开鸟笼,就什么都不会。
“这些话,您也不用放在心上。”独悠见到若玉的面色哀伤,急忙加了一句。若玉又是淡淡一笑。
“我心中,是很感念二奶奶的。”独悠这句话一说完,若玉就笑了:“是啊,你是那不愿意在笼中的鸟,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也该这样去劝劝三奶奶了。”
说完,若玉就朗声道:“夏荷,去把你朱嫂子请来,替我送送独悠。??兰#兰??文?±/学? ±±更¨?=新′最¨(快![|”
夏荷应是,往厢房跑去,很快秋兰和秋霜就从厢房走出来。瞧见秋兰秋霜,若玉倒笑了:“你们两个,索性一起送出去。”
“二奶奶这样吩咐着,我们哪里还敢不从呢?”秋兰含笑说着,就和独悠上前,若玉扶着夏荷的手也走出院子,来到院子门口,众人各自分开。
等走出一段路,秋兰才轻声问独悠:“二奶奶和你都说了些什么?”
“不过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独悠笑着说了这么一句,一直没说话的秋霜也笑了:“是啊,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们都一样。”
“你啊,也不要这样拗着性子,既然二奶奶都许了,你就和二爷说上几句软话,二爷向来多喜欢你些。”秋兰这话也是真心实意地为秋霜打算,秋霜已经笑了:“不一样的。秋兰姐姐,这会儿不一样。”
秋兰不由轻叹一声,没有再劝。独悠已经对秋兰笑了:“秋兰姐姐,秋霜和你不一样。你啊,过日子,和谁都能过。秋霜呢,她选了,就不会后悔。”
当初去勾朱肃是这样,现在决绝不和朱肃相处也是如此。秋兰的眼帘低垂:“是啊,人不一样。我呢,这日子稀里糊涂就过下去了。”
说着秋兰就拍独悠一下:“还是你最好,日子过得最好。”
独悠没有否认,但所有的好日子,都是要付出辛苦的。就像苏瑶一样,苏瑶只能在这宅子里面争,还不是因为公公婆婆丈夫全都靠不住,她不为自己多争一些,等以后分了家,这日子怎么过啊。
若玉来到国公夫人上房,还在外面就听到有隐约的哭声。若玉侧耳听了听,只有哭声,没有国公夫人的声音,若玉这才让夏荷出声。
“太太,二奶奶来了。”夏荷在外轻声说着。门口的帘子被从里面掀起,陈嬷嬷站在里面:“二奶奶快请进吧。”
若玉示意夏荷留在外面,自己就缓步走进屋内,苏瑶坐在下面,脸上泪痕纵横,国公夫人坐在上面,一脸的无奈。
瞧见若玉走进来,国公夫人就用手扶下额头:“二奶奶,你来得正好,你快劝劝三奶奶,你们年轻妯娌在一起,更好说话。”
说完陈嬷嬷就上前扶起国公夫人,国公夫人径自往内室去了。苏瑶还想站起身喊什么,若玉就挽住她:“先回去吧。”
“回去?”苏瑶冷笑一声:“回去是瞧我丈夫的冷眼呢,还是去瞧空荡荡的屋子,我的女儿,竟然不能在我身边养着。”
若玉只能轻声道:“那去我那边吧。”听到这话,苏瑶这才站起身,跟着若玉离开。
等苏瑶离开,国公夫人才长叹一声:“瞧瞧,这事儿闹的。”
这事儿,在国公夫人瞧来是大好事,孩子在老国公夫人膝下养着,国公夫人自然也要多有照拂。等以后长大议亲时候,别人看在这点上,也好说。
“三奶奶会闹,我是真没想到。”陈嬷嬷也叹气,毕竟在众人瞧来,苏瑶自己都是在老国公夫人那边长大的,自然会欢天喜地地接受。谁晓得苏瑶会闹上这么一场。
等一走出国公夫人的院子,苏瑶就看向若玉:“你也不用劝我,道理我比别人都懂,但我从小没有娘,我不能让我的女儿从小也没有娘。”
若玉的唇张了张,所有想要劝苏瑶的话,全都被咽下去。那些什么跟着老国公夫人,对孩子前程才好的话,这会儿在苏瑶面前,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