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商议
独悠走出秦国公府的时候,门上正传来鞭炮的声音,还有门房在那催着赶紧把中门打开,好把喜报贴在中间,让来往的人都能看到,自己家的二爷,中了。??;2×?8)?+看2书@÷ˉ网? ¤?最2新?章?节×更?#新2)快`
秦国公府门前也多了许多马车,这都是听说了消息,先跑来贺喜的。独悠回头看向人来人往的秦国公府,唇边现出一抹笑,若玉想要的,现在,已经全都实现了。
独悠并没有感慨很久,就匆匆回到点心铺,刚走进点心铺,就和从里面走出来的秦渝蓉撞了个满怀。
“你这是要去哪里,怎么脚步匆匆?”独悠含笑询问,秦渝蓉这才停下脚步:“我想着,你该回来了,就想着去迎一迎你。”
“我又不是认不得路,要你迎接做甚?”独悠这是正话反说,秦渝蓉一下就听出来了,于是秦渝蓉认真地说:“因为你是我的妻子,所以我才要去迎一迎你。”
“你啊!”独悠说着就要去捂住秦渝蓉的嘴。不远处传来阿妩她们的笑声,独悠不由脸上一红,对阿妩她们道:“我安排给你们的,你们都写完了吗?”
“写完了!”阿梨说着就把写的功课送到独悠面前:“瞧,姐姐,我们写得可认真了。\k*s^w/x.s,w?.`c.o/m~”
独悠在那认真地检查着,秦渝蓉却已经忍不住笑出来,独悠瞪秦渝蓉一眼,但独悠自己也笑了,这样甜蜜的日子,该永远继续下去才是。
到了晚间,吃过晚饭,众人闲坐一会儿,许嫂子和阿妩回屋歇着去了。独悠才轻声把朱梧说的那些话给说出。秦渝蓉听到独悠说完,猛地站起身,独悠已经扯着他坐下:“你站起来做什么?这会儿,你是能到哪里去寻,你又能寻到谁去问问。”
“我只是,只是……”秦渝蓉不晓得自己该做什么,长久以来,这个疑惑,一直存在秦渝蓉心中,有时候,秦渝蓉觉得父亲确实就是如继母所说,死于一场意外,又有的时候,秦渝蓉觉得,继母就是有备而来,她年轻美貌,长于掌家。甚至可以说,当初父亲选中她做继室,就是因为她表现出来掌家的才能。
继母进门之后,家里面确实更加井井有条,甚至仆人们悄悄议论,都说继母胜过自己母亲许多。那时候秦渝蓉年纪还小,并不觉得这些话有什么不妥。+小,说§宅μ? D?[更#^新1′·最ˉ@?全?+%
但等到父亲去世,继母在一夜之间卷走所有财产,消失的干干净净。秦渝蓉才发现,继母的来历,竟然说不清道不明白。京城的人来来去去,到底她本来就是个骗子呢,还是正经人家的女儿,因为被自己父亲的放纵激起贪念,趁机卷走家财。
这些,秦渝蓉都不晓得,都不清楚。而现在,就在秦渝蓉将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继母还在这世上,甚至她还再嫁了一户人家。更甚至,她身边还有一直跟着的仆人。
“你先喝口茶。”独悠给秦渝蓉倒了碗茶,秦渝蓉几乎是僵硬地把茶咽了下去,热水入喉,秦渝蓉仿佛也醒了过来,对独悠道:“我想往扬州去。”
“去扬州?”独悠反问,秦渝蓉迟疑了下才道:“你放心,花不了多少银子。”
“不是银子的事儿。”独悠按住秦渝蓉:“是你若去了扬州,那就是你在明她在暗,你的一举一动,她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这就叫打草惊蛇,而且继母既然在扬州多年,根基牢固,甚至可以勾结官府,把秦渝蓉捏造个罪名,往牢里一送,到时候再了结了秦渝蓉的性命,就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秦渝蓉也逐渐冷静下来:“是,是我鲁莽了。”
“倒不如,我们把她引到京城来。”独悠的话让秦渝蓉瞧着她:“你是说,想通过二姑奶奶这边?”
“是。我想请二姑奶奶带上几盒点心回去,然后再把一个秦字,吹到她耳中就好。”独悠的话让秦渝蓉点头:“是啊,如此一来,她就会惶恐,若真是骗子,自然希望斩草除根,若不是骗子,不过临时起意,那更害怕暴露。”
毕竟这会儿她在扬州做富家主母,已经有了儿女,人人都觉得她温柔贤惠,是个很好的主母。
若这会儿听说在遥远的京城,秦家那个孤儿并没有死,不但没有死,还开起了大点心铺,甚至……
独悠瞧着秦渝蓉:“你们秦家,你知道有几个族人?”
“什么你们秦家,你这会儿是秦家的儿媳妇!”秦渝蓉纠正了一句。独悠不由伸手打秦渝蓉一下,秦渝蓉顺势捏住独悠的手:“是,是,我说错了。”
独悠不由噗嗤一声笑出来,秦渝蓉把独悠的手捏得更紧:“我家并不是京城的。”
若是京城还有那么几个人,那秦渝蓉也不会被国公府收留,独悠点头,秦渝蓉继续道:“父亲去世之前,我曾听父亲说过,说等我再大些,就带我回家乡,给祖父祖母还有我母亲上坟。”
“既然如此,那你还该有外祖家。”独悠一点点地帮秦渝蓉分析,秦渝蓉的语气变得低落:“是啊,原本还该有外祖家。”
“这会儿,你还有我。”独悠听出秦渝蓉话中的难受,轻声安慰着,秦渝蓉收起那些难受,对独悠笑着道:“也多亏有你,若没有你,我的日子,哪有这么好。”
二人温言细语了会儿,商量定了,秦渝蓉抽空回一趟家乡,寻到族人,独悠呢,就去请朱梧把那些风声,吹到秦渝蓉继母耳中。只要秦渝蓉的继母按捺不住,事情就好办太多了。
“这会儿二爷高中了,我进去给二爷二奶奶道喜,也是天经地义的。”独悠说完这句话,就见秦渝蓉眼中闪出欢喜:“二爷高中了。”
“是!”独悠回想了下,就对秦渝蓉笑着道:“我瞧府内的情形,只怕不管是国公爷,还是二爷,都没想过,这一考既中呢。”
“二爷向来聪明,只是许多时候,不愿意去做事罢了。”说完秦渝蓉就又笑了:“自然,他有家人庇护他,不愿意做事,也没多少人苛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