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九五之尊 > 第94章 真相大白

第94章 真相大白

房玄龄望向李承乾道:“臣有一疑,殿下如何知臣参与其中。”

“有下臣曾见魏国夫人(注1)多次于道观中进香,恰巧卢侍郎两三回亦出现其中,均是不欢而散。”

“单凭此事殿下便可断定?”房玄龄微微诧异,此事和刘童之事可谓没多少关联,不过想必另有章程。

李承乾自然不会告诉房玄龄,刘童尚有遗书,是自己指使写下的,遗书攀咬甚广,但三司审案中,遗书下落不明。刘童房中书籍不翼而飞,且那封诬陷河间王的信莫名其妙出现,种种举动皆不是李承乾安排,显然另有幕后之人。

刘童并没有听从教令,胆敢不顾家眷死活行为,只能有一种可能,幕后之人兴许比自己这个太子更让其忌惮,李承乾一度认为是李世民百骑介入。

正是因为这一发现,让李承乾惊醒,不敢让冯孝约再多过大动作,以免引起怀疑。

冯孝约只追查打劫高氏奇珍之人,不料竟同房府有关,联想之前魏国夫人之举,高氏行商路线,很有可能是卢氏提供,李承乾由此断定此事同房玄龄有关。

魏国夫人同卢承庆之所以不欢而散,以房玄龄之能,想必定然能查出陷害房俊幕后之人,而卢承庆应是参与其中,李百药曾言,正是因为此人一句话,让崔礼有了死意,想猜不到都难。房俊尚在岭南砍竹子,魏国夫人再好脾气亦不可能不动于衷。

“自然不是,高氏奇珍被劫一事,应不是房府家仆自作主张,其虽不肯透露分毫,但此事应是房公指使,高氏行商路线恐怕是卢氏告知魏国夫人。”

房玄龄默认,饶有兴致望着李承乾,静候其言。

李承乾顿了顿,继续说道:“房公,你可曾见过劫案,无伤亡,无损失,似默契般点到即止,逢场作戏不过如此。房公与高氏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行此事便是给予陛下借题发挥借口罢了。”

房玄龄抚须长叹,道:“太子聪慧亘古未有。”

“那信可是房公使人伪造?”李承乾顿感觉事情有些不妙,按耐住内心焦躁,装作不经意问道。

“非也,虽是臣指使,但实属刘童亲手所写,但不知其为何竟漏出诸多破绽,三司判定为崔氏作伪!更想不到便是刘童竟服毒自尽。”

李承乾闻此言,心中大惊,自己似乎一直忽略一个问题,刘童之死,乃自己下令。李世民肯定想留着刘童引出其他人,结果刘童莫名自杀,无疑让李世民断了线索,焉能不怒,这恐怕才是三司会审主因。若是如此,那劫案只为一件事,便是借机光明正大调查行会。

而且信竟然是刘童亲笔所写,难怪从笔迹上看不出端倪。若是这般,遗书恐怕让刘童自行毁掉,因为信中内容同遗书内容完全是毫无关系,二者只能舍其一,房玄龄此行应是代表李世民之意,刘童不敢不从。

“其房中书籍亦在房公处?”李承乾想进一步确认。

房玄龄顿时心生佩服,道:“确实,先前不知其为何多此一举,后才知其为构陷崔敦君,想必早有死意。”

李承乾此刻总算明白,为何会出现如此多诡异之处,刘童可谓陷入两难境地。李承乾让其构陷世家大族,引发其相互猜疑;李世民让其继续围绕李孝恭做文章,借崔氏之口,让李孝恭进退两难。

李承乾要其死,李世民让其活,最终选择一条折中之路,兴许是受到杜伏威往事启发,想出写一封破绽百出之信,既可以围绕李孝恭做文章,又可以将崔氏牵扯进来,对双方都有交代。一开始李承乾以为崔氏拿走遗书,才故意作伪信转移注意力,不料此中真相竟是如此。

“此信若是想让崔氏传出去,河间王左右为难。为何要如此攀咬河间王,房公不知此事若不及时制止,恐引起宗室不满。”李承乾似略有气愤道。

房玄龄不以为然,笑道:“亦是为河间王好,顺水推舟罢了!”

李承乾不解,让刘童弹劾河间王,原意不过点到即止,现听房玄龄之言,似乎对李孝恭另有安排。

“此话何解?”

房玄龄审视望李承乾一眼,问道:“殿下,可知长安行会?”

“自然有所耳闻。”李承乾注意到房玄龄眼神,脸上并无他样,只是淡淡说道。

“刘童弹劾河间王之事,其只言出于义愤,但背后定有其他大族影子。”

李承乾闻言一喜,如此说来,冯孝约并没有暴露可能,刘童亦是守口如瓶。脸上装作好奇问道:“却是为何?”

“利益使然。殿下可知,长安行会能于短期便得钱二百万余贯之事,听闻往后利更丰,各道郡望争先恐后加入,彼辈皆是精明之辈,定然不会贸然行事。”

这事因刘童弹劾早已传开,即便是没有弹劾,此事亦不可能密不透风,行会纳入代理商那一刻起,压根无法隐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