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大魏第一武卒 > 第122章 驻留

第122章 驻留

比如三大家之前与北戎贸易的重要货物之一便是食盐。

等到扫清三大家,击败入侵的戎人大军。

薛云自然是派人接手了这座能日进斗金的小型盐矿。

虽然之前戎人的入侵导致大量矿民逃亡,但后来薛云还是补足了矿民。

而填补的人要么是东山府的地痞无赖,要么是俘虏未杀的戎人。

反正死了也不要紧。

薛云并不挑食,草草吃完早饭,他便返回了大帐。

来到大帐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前来交接轮值的崔建德。

“等会随我前往三河县走一趟。”

薛云当即朝他吩咐了句,旋即便进入大帐收拾准备。

不多时。

腰佩长刀裹着披风的薛云骑上战马便带着崔建德等一帮亲卫来到了三河县内。

提前得到通知的齐氏兄弟以及闫涛赶忙前来迎接。

“随我先去城墙那边。”

薛云见到他们后并没有下马,丢下这句话便径直朝大河方向的城墙行去。

由于三河县不大。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低矮的城墙。

“铁索桥的桥板你们昨天安装上去的吗?”

登上城墙放眼望去,薛云敏锐发现远处的铁索桥上竟然已经架上了桥板。

“回都尉,不是我们干的,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戎人的手笔。”

齐大连忙站出来表示。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们可能要辛苦一点,我们脚下的这座城墙至少要加高到两三丈左右,如此才能居高临下更好抵挡戎人的入侵。”

薛云踩了踩脚下形同虚设的城墙。

可能是地理位置以及承平日久的关系。

明明三河县只要修筑高大深厚的城墙,依仗面前的大河便能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可惜至今都没有改变,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

“回都尉,修筑城墙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缺乏足够修筑城墙的材料。”

齐大闻言不由苦笑道。

“简单,拆东墙补西墙,如果还不够的话,便把邻县的城墙也都拆了。”

薛云似乎心里早有了计划。

“可是都尉,如果拆了东墙补西墙,万一敌人绕到我们身后该如何是好?”

齐二不免有所顾虑。

“慢慢来吧,总而言之,先把西墙给加固加高了再说吧,其他的后续再慢慢修补回来。”

想要绕到三河县身后发起攻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考虑到戎人曾在平峒县使用过这一招,薛云自然需要未雨绸缪。

“主管大人,您这是打算长期在三河县驻军么?”

一直默不作声的闫涛忽然开口。

自从薛云发动兵变夺权后,地位上的悬殊差距使得两人都不再和以往一样。

尤其当时薛云一直专注于军事方面,不可避免地冷落忽略了对方。

还是他曾经属下的吏员杜山拉了他一把,最后等一切尘埃落定后推荐给了薛云。

“我确实有御敌于东山府之外的想法,而三河县的地理条件无疑是最适合驻军抵御戎人的地方。”

薛云没有隐瞒直接点头承认道。

“主管大人,若是您想将三河县修筑得固若金汤,那么必须招揽大量的百姓到县城里,不然仅凭我们这点人,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修筑好城池。”

如今三河县空荡荡的,就只有他们一千人左右的驻军。

哪怕这一千人都拿来修筑城池,最后都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唯有招揽大量百姓入驻,他们才能尽快完成薛云的交代。

“我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问题是三河县周边的百姓早都让戎人霍霍一空,即便有侥幸逃入山中避难的,可我们如何能找到他们,并说服他们前来三河县?

最重要的是我们携带的粮草只能供给我们到秋收,万一成功招揽来了百姓,那么我们的粮草都要不够用了。”

闫涛能想到的薛云何尝没有想过。

“……倘若下官能招揽来百姓的话,不知主管大人是否会选择接收?”

闫涛沉默片刻才缓缓道。

“收!”

薛云略作思索便斩钉截铁道。

“下官明白了。”

闫涛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便退后一步不再多言。

“齐大齐二,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关于粮草方面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但薛云也不可能眼睁睁地放走了能到手的百姓。

无非是他非常清楚人口的重要性。

因为人口便是兵源和粮源。

何况长明教的聂陵不是答应过两个月后会运送物资到薛云手里么?

既然如此,只需要到时候在路过三河县的时候留下一点即可弥补。

当然。

前提是聂陵没有食言而肥。

在他看来,把希望寄托在聂陵这样的人身上是非常冒险的。

不过薛云又不是没有办法应对。

大不了到时候让东山府运送一批粮食过来即可。

虽然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损耗令人心疼。

“都尉,我们弟兄没什么问题了。”

齐大齐二对视一眼,最后由齐大开口表示。

“行,有问题尽管说,不要有任何的顾忌,接下来我们会在三河县休整三天,这三天里你尽量查缺补漏,发现问题赶紧上报。”

薛云朝着齐氏兄弟点点头道。

他在城墙上并没有逗留太久,来回巡视一圈后他便返回了城外的临时营寨。

随后一连三天下来。

营寨内得到充分休息的士卒们都重新恢复了过来。

“薛将军,家主大人那边有消息。”

与此同时。

吕丰那边终于顺利联系上了吕望。

“仔细和我说说,吕长史那边带来了什么消息。”

薛云一听立马急切道。

眼看明天他们便要拔寨离开了,万一还等不到吕望方面的消息。

恐怕他都要暂缓离开了。

“回薛将军……”

很快,吕丰便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

根据吕望的回答。

开春之后,撤回北方草原的戎人都准备重新南下前往幽都府轮换。

留守在幽都府的戎人各部族都纷纷收回了散在外边的游骑,免得到时候轮换的时候找不到人。

据他所知,再有一两天轮换的戎人大军便能抵达幽都府。

最重要的是这回戎人带来了更多的军队。

实在是之前劫掠北境的收获太过丰盛,惹得众多中小部族都红了眼,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派人加入其中,希望来年同样能有这般收获。

从吕望多方面打听来的消息,这支轮换的戎人大军数量约莫在七万左右。

算上留守的戎人大军,总兵力都能达到十二万。

这几乎是把北戎的家底都全部掏空了。

所以吕望有理由怀疑,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戎人高层首领很可能与山阳晋王进行了接触,乃至于缔结了盟约。

不然戎人方面不可能会如此倾巢而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