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 分卷阅读69

分卷阅读69

个小可怜因为这道圣旨,将来可能比自己嫁得好,宝珠就气得想哭。本文免费搜索: 看书地 kanshudi.com

别说笑着祝贺,她没当场哭出来,都算教养好了。

老太爷看向宝珠,知道她心里难受,也没为难,转而问石静:“掌珠啊,你还懂药理?”

石静含笑回答:“在太皇太后身边服侍的时候,跟着太医院的黄院政学了几年。”

铺垫早已做好,有黄院政在前头挡着,她可以自由发挥,并不畏惧任何质疑。

虽然做足了准备,可她并不想出风头,所以才将青蒿粉私下拿给胤礽,帮他渡过难关。

哪知道他非但不肯居功,还替她请功,将功劳巧妙地转移到她的两妹妹身上,替她们请了封。

本朝女子的封号要么是父亲给的,要么是丈夫给的,根本没有类似的先例,不怪二叔要问那一句,

祖父所说的破例,大约只有胤礽才能说动皇上。

她承了他的情。

封号是怎么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封号加持,不管是现在的二房,还是即将到来的后母,都不敢轻易磋磨她的两个妹妹了。

祖父也会看在封号的份儿上,多看顾她们几分。

想起上回见面的不欢而散,石静决定等到上元节的时候给宫里递帖子,主动去见胤礽,当面向他道谢。

哪知道还没等到上元节,他们又见面了。

“长姐,后天就是年三十了,阿玛还没回来,看来是赶不上了。”石青一边挑着过年穿的衣裳首饰,一边惆怅道。

石争则抱着阿玛派人送来的最后一封家书,坐在炕上啪嗒啪嗒掉眼泪。

她还在额娘的肚子里,阿玛便去了很远的地方做官,直到额娘病逝,她才见过阿玛一面。

只怪自己那时候太小,都不记得阿玛长什么样了。

就连额娘的面容,也在她心里化成了一道模糊的影子。

她不认得几个字,却把这封家书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只盼着阿玛回家过年的时候能多看她几眼,能够伸手抱抱她。

石静让石青把石争过年的衣裳一并选好,叮嘱她:“尽量选得鲜亮些。”

她这边松了口,阿玛多半会带黎百玉一起回来过年。两个妹妹穿得鲜亮些、乖巧些更讨喜。

不是她怕了谁,而是阿玛要将黎百玉扶正的话,她的两个妹妹少不得要在后母的手底下讨生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总不会错。

尤其是石争,她年纪最小,在家里住的时间也最长。

如果能与黎百玉友好相处,石静并不想摆出宅斗那一套。

安排好石青这边,石静将眼睛红红的石争抱在膝头,温声安慰:“福州到京城的路很远,路上耽搁了也是有的,阿玛年三十回不来,过了年也能见到。他这次回来就不会走了,往后天天都在家。”

石争乖巧点头,又不安地扭了扭身子,回头问石静:“长姐,你说阿玛带回来的姨娘会喜欢我吗?”

原来在担心这个。石静摸了摸她的头,先纠正石争:“阿玛带回来的那个女人不是姨娘,可别喊错了,到时候你们喊她……”

该喊什么好呢,石静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称呼。

说话间,有小丫鬟跑进来禀报:“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大老爷回来了!”

这么快,昨天不是还没到通州吗,怎么今天人都到家了!

每次阿玛回来,都会在通州的驿站住一宿,第二天先进宫给皇上请安,然后才能回家。

石静赶紧让人给石青和石争换衣裳,然后领着她们去了老太爷居住的正院。

阿玛回家的第一站就是那里,给祖父请过安,说过话,才回长房。

每回她们都等不得阿玛回来,迫不及待地去正院接人,可这一回却被堵在了正院的大门口。

正院的管事拦着她们,点头哈腰说:“太子跟着大老爷一起来了,大老爷说新人婚前见面不好,特意吩咐奴才拦着点姑娘们。”

今年过年晚,过了年距离大婚只有三个多月了,按照时下的风俗,确实不应该再见面。

石静没有为难正院的管事,却把蔫吧下来的两个妹妹往前一推:“我回去等着,你带她们过去总行吧?”

明年与太子大婚的人是她,又不是她的两个妹妹。

两个小的闻言立刻支棱起来,目光灼灼地看向正院管事。

管事犹豫地看了石青一眼,石青会意,后退一步,指着眼圈红红的石争说:“我也回去等着,你带四姑娘进去。”

她过年就十一岁了,有外男在场也该避嫌。

石争回头,不安地看向石静。这时从里头走出来一个丫鬟,笑吟吟对几人说:“老太爷让三位姑娘进去。”

“……”

于是石静带着两个妹妹,跟着那个丫鬟去了正堂。给胤礽行礼时,听他幽幽道:“掌珠不想见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