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 分卷阅读64

分卷阅读64

是否有可能被扶正,是否有能力掌管整个石家的中馈,与二房分庭抗礼。本文免费搜索:小说宅 xiaoshuozhai.com

她对那个女人的所有印象,全都来自阿玛家书里对她的简单概括。

客家人,住在山里,早年嫁过,因病伤了身子无法生育被夫家休弃。

阿玛的家书里措辞委婉,石静翻译过来就是:少数民族,大概率语言不通。住在山里,可能眼界受限。不能生孩子,很难在后院站住脚跟。还有被休弃的经历,大约会是一个胆怯柔弱的女人。

语言不通,眼界有限,无法在后院立足,性格胆怯柔弱,作为妾室在阿玛身边服侍,也许够用,让她管家,恐怕不行。

仅凭阿玛家书里的只言片语,石静在考虑长房主母的人选时,自动屏蔽了那个女人。

福建到京城路途遥远,再写一封信去问,恐怕信还没送到,阿玛都已经启程回京了。

她也问过派去送信的家丁,奈何男女有别,他并没见到阿玛身边的那个女人。

眼下的情况是,因为用冰事件,她与二房撕破脸,急于在自己出嫁之前,为阿玛找到一个厉害的继室,以长房长媳之名重掌石家中馈,撑起长房这一片天。照顾好她的两个妹妹,让她进宫之后不用一心挂两头,可以心无旁骛地完成穿越任务。

奈何在外头跑了好几个月,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此时听了胤礽的话,石静似乎又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足以说明妻和妾的区别。能得到男人敬重的,只有他的妻子,妾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之前阿玛没有给那个女人名分,有一部分原因是怕她心里不舒服,还有一种可能则是……阿玛压根儿不想委屈那个女人做妾。

或者那个女人哪怕被休弃过,也不愿委身做妾。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能看出这个女人不简单。

而石静心目中继室的人选,也不能是个简单的女人。

如果有现成可捡,又何必舍近求远。

见石静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胤礽就知道自己没有白忙活:“你阿玛身边的那个女人叫黎百玉,在福建的客家人中间很有些名气,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的人物。”

黎百玉是猎户的女儿,从小跟着父亲在山里打猎,练就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法。后来父亲病逝,她独自撑起全家的生计,也是方圆百里最好的猎手。

二十一时被当地首富看中,迎娶回家做了长媳,奈何丈夫是个药罐子,四年后撒手人寰。

那时候她已经代替丈夫帮着公爹打理婆家的生意,她带人走出大山,主动与汉人交易,赚得盆满钵满。

婆家不肯放她离开,又不忍心让她年纪轻轻守寡,就做主让她嫁给丈夫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小叔。

她不愿意,却被婆家灌药与小叔生米煮成熟饭,还怀上了小叔的孩子。

得知怀孕之后,她愤而落胎,以致终身不孕。见她闹得厉害,婆家没办法才以无子为借口将她休弃,同时赔了一大笔银子给她。

她靠着这笔银子东山再起,仍旧与汉人做生意,与当地官员也混了个脸熟。

那年雨水多,时有山洪爆发,石文炳带兵救灾,不要命地冲在最前线,被山洪卷走,生死不明。

幸而被刚从山外回来的黎百玉所救。

黎百玉知道他是一个好官,花大价钱为他延请名医,亲自服侍左右,两个月后才把石文炳从阎王殿前抢回来。

石文炳感念其救命大恩,欲以银钱回报,黎百玉却说自己不差钱,又说自己是个寡妇,这段时间衣不解带地照顾他,早已坏了名声,请他给自己一个交代。

石文炳虽是鳏夫,却立志为元妻守节,婉拒了黎百玉的好意。黎百玉被拒,非但不恼,反而更看重石文炳这个人。

朝廷兵戈不断,国库吃紧,下拨到福州的饷银逐年递减。为了筹措粮饷,养活手底下的兵将,石文炳不得不向当地富商借钱。

起初没人愿意借,还是黎百玉出面,说江南的富商都是捐银子给朝廷,而石文炳只是借,有借就有还。

如果把他逼急了,也让捐款,谁敢站住出来反抗?

毕竟他是福州将军,多年抗击倭寇,保一方平安,手握重兵。而且他手底下的兵,可不是软脚虾,都是上战场搏过命的狠角色。

当时黎百玉已经超越她曾经的婆家,成为当地首富,有她这一番吓唬,很多富商都乖乖借了银子。

她带头借钱,还第一个表示不要子息。听说她不要,其他商贾也纷纷表示不要。

可等到还钱的时候,石文炳又犯了难。黎百玉得知,主动上门,给他两个选择。

要么如期还钱,要么跟她在一起,她替他还钱。

还明确表示,自己不要名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