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com
也是活得最久,爵位最高的一个。
年幼时他一直养在康熙皇帝身边,深得康熙皇帝宠爱。
后来雍正登基,也对弘皙格外优容。可在乾隆朝,弘皙却闹出了谋逆大案,牵连甚广。
这样一个深得两代帝王疼爱,足以搅弄风云的人物,怎么可能在这个世界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石静下意识想到了自己,毕竟她是穿越者,很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影响历史走向。
而且她的穿越任务,就是要改变历史走向,拯救炮灰太子,扶胤礽上位。
可按照她的计划,嫁给胤礽之前,不会主动做什么,一切跟着历史潮流走。
除了延迟阿玛的返京时间,把嫁妆交给胤礽代管,她的出现没有改变任何事件的发展。
仅有的两个改变,都是她的家事,连历史尘埃都算不上,应该不足以影响弘皙的命运。
詹事府设在毓庆宫,可撷芳殿发生的事与太子有关,陈典也有耳闻。按理说,他不应该把自己知道的告诉石静,可想到石静明年即将嫁进宫,主持内务,早晚会知道,便少了顾忌。
“李格格在端午节那天晚上发动,太医去了不少,孩子却没保住。”当时事情闹得很大,连皇上都惊动了,陈典是几天后才听说的。
可也只听说了一个模糊的时间,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不敢问。
他敢问,知情人也没人敢说。
在端午节的晚上么?石静掐指一算,孩子大约八个月了。
民间有七活八不活的说法,在医疗条件有限,不存在剖宫产的古代,八个月早产可能有些风险。
皇宫重子嗣,基本不存在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共识就是保小。
石静出宫的时候,李氏还没进宫,两人没有交集,更谈不上交情。
她替李氏惋惜了一会儿,立刻问起胤礽的情况:“太子还好吗?”
太子爷只伤怀了一日,为李氏请封了侧福晋,便恢复如初了。
听石家大姑娘问起太子爷的情况,陈典添油加醋道:“到底失了一个孩子,还是男胎,太子爷日夜伤怀,身体清减得厉害。”
说完看了石静一眼,见她不为所动,继续加码:“太子爷因此还被皇上训斥了,心情越发不好。”
石静听到此处,才抬眼看他:“皇上为何训斥太子,莫非李氏的孩子没了与太子有关?”
皇上确实训斥了太子,至于是否与李格格的孩子有关,陈典也不清楚。
他摇头:“这个我不知道。”
又改口:“姑娘若想知道,不如七月七进宫去,当面问太子。”
李格格的孩子是怎么没的,石静不敢兴趣,却格外关注胤礽被皇上训斥这件事。
康熙皇帝对胤礽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检查学业的时候是严父,在生活中却是慈母。
能在日常生活中被皇上训斥,怕不是胤礽把天都捅破了。
眼不见心不烦,可她听说了就不能不管,哪怕只是为了顺利完成穿越任务。
“好,七月初七的乞巧会我去。”别的事情再重要,也不如穿越任务重要,石静改变了主意。
但愿七月初七进宫折腾一天,她的热症不会犯。
第20章 乞巧会
陈典大喜,生怕石静反悔似的,茶都没喝,押着最后几车嫁妆离开了。
先去内务府交割,然后直奔毓庆宫复命。
“你听清楚了,那天她当真会来?”石静平时穿着朴素,很多人都说她有太皇太后的遗风,胤礽觉得她不光在穿着上像太皇太后,说话时也像。
有话不肯直说,七拐八绕地全都是弦外之音,不仔细听,被她骂了,还觉得是夸奖呢。
偶尔正话反说,一句话说出来,不同的人能理解出不同的意思。
“石家大姑娘把请帖收了,原话是,好,七月初七的乞巧会我去。”陈典把石静的原话复述了一遍。
原来她在别人面前说话如此直白,只与他说话时七拐八绕。
思及此,胤礽心中忽然升起一种莫名而隐秘的欢喜,她对他和别人始终是不一样的。
七月流火,七月初七日又是个难得的大晴天,想到等会儿要步行进宫,一路上连棵遮阴的树都没有,石静感觉自己没犯热症,也会中暑。
被邀约进宫,和去长公主府、校场、西苑都有不同,需要按品大妆。
石静目前没有品级,却也不敢马虎,衣裳要穿最新最名贵,也是最厚实的那一套旗装,盘扣一直系到下颌,要多闷热有多闷热。
首饰与衣裳得配套,最隆重的礼服当然要配最沉重的头面,就连胸口的压襟都是一大块羊脂玉,太轻了压不住。
直接导致石静人还没出家门,就已经有了中暑的感觉。
“姑娘,冰窖里的冰用完了,昨儿去公中领,说今儿一早给送来,可到现在也不见人影儿。派人去催,又说公中也没冰了,还得找人现买,明儿才能送过来。”
石静要上马车了,管着长房冰窖的仆妇才匆匆过来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