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工作的主要体现方式,就是诉苦。</p>
在这段时间里,张准每天都会扎几十条鱼,八个人每人两条,其余的,都拿回去给杨凯德分给邻居们,保证每个军户家庭都能够分到一条。在别人看来,每天抓几十条鱼,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张准看来,完全没有难度。</p>
“刺心脏!刺眼睛!刺大腿!刺脖子!刺喉咙!刺小腹!刺小腿!刺后背!刺屁眼!刺脚掌!刺手掌!刺手臂!”</p>
张准现在每天都忙着操练“新兵班”,教导各种刺杀技术,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红石滩度过的。日常吃饭,也没有什么话,最多是和杨映菡对望两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已。</p>
这天傍晚,大伙儿收拾好东西,正准备回去杨家屯,忽然间,北面急匆匆的传来脚步声,赫然是杨映菡和耗子两人。杨映菡的神色有些慌乱,又有些紧张,看到了张准以后,才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p>
“你们最大的依靠,就是自己的伙伴!”</p>
大家敞开心扉,将内心的苦楚吐出来,马上就赢得了共鸣,八个人很容易就抱成了一团。这时候,什么杂户不杂户,真的是完全不重要了。他们都是一类人,一类被人欺压,吃苦挨饿的人。想要改变悲惨的生活,就要将自己变得更强。</p>
在练习的过程中,八人不同的悟性,逐渐开始拉开水平。</p>
那些军户来找杨凯德,商量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万一朝廷强硬要他们去打仗,那该怎么办?杨凯德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定的,那就是:坚决不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违抗军令,那也是要砍脑袋的。搞不好,同样要抄家灭族的。</p>
“无论对方的防护多么的严密,三棱刺总有出手的机会!哪怕是在对方的甲胄缝隙之间刺进去,同样可以要对方的命!天底下还没有什么样的甲胄,可以将自己包裹得不留丝毫的漏洞!除非他是被封闭在棺材里!”</p>
当然是起来造反了。</p>
违抗军令,又不甘心束手就擒,军户们还能做什么?</p>
刺,是很讲究灵活性的,其实并没有定规,要求一定要怎么刺,一定不能怎么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选择,不可能要求全部人都采取同样的动作。还是之前的老话,只求结果,不问过程。</p>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已经错过了练武的时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弥补回来。现在,张准明确的告诉他们,他们只需要掌握一种技术,就已经足够,他们当然充满了自信。</p>
不知不觉间,五六天的时间就过去了。</p>
八人掌握的刺杀要领,已经有几分火候,尤其是三棱刺,基本上每个人都掌握得相当的熟练了,只是没有机会真正的展示而已。三棱刺造成的伤口,在这个年代,根本无法有效医治,一旦被刺中,极有可能鲜血流尽而死。张准轻易是不敢冒险的。这种大杀器,只能是用在敌人的身上。</p>
“两军作战,团体的合作非常的重要!”</p>
休息的时候,顺便做做思想工作,那是必须的。</p>
“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p>
不去,可能被砍脑袋。</p>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姿势,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姿势,三棱刺总可以出手!”</p>
杨千强、杨致远、郝林勇等人,属于比较粗犷的一类,刺杀的时候,对力气比较看重,直来直去,威力十足。看他们的出手,即使敌人穿着盔甲,这一刺下去,同样能穿透对方的盔甲。</p>
“如果你比对方矮,第一选择刺他的大腿内侧!刺他的下阴!刺他的小腹!”</p>
邹明加、尹风毅、杨子轩等人,则更加着重于技巧。没办法,他们的力量不足,只能着重于技巧。幸好,刺杀的技巧,掘的余地很大。掌握了高明的刺杀技巧,其实并不需要多大的力气。将锋利的三棱刺刺入对方的喉咙,需要多大的力气啊?十来岁的娃娃都能做到。</p>
“如果你比对方高,第一选择刺他的胸膛!刺他的眼睛!刺他的喉咙!”</p>
这一切,杨凯德并没有告诉张准,因此,张准并不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