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篡明 > 第946章

第946章

“我们每个人之间,不仅仅是伙伴的关系,还是生死与共的兄弟的关系!我们要比亲兄弟还亲,要比亲兄弟还要更加密切的关心对方,爱护对方!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穷人!”</p>

两军混战,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肉横飞,惨叫连连,惨不忍睹。在这样的环境中,拥有一个冷静的头脑,能够对四周的环境做出冷静的准确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要不,就算你是关羽那样的武圣,也挡不住几百人的围攻,何况现在已经有火枪。</p>

刺,是很讲究灵活性的,其实并没有定规,要求一定要怎么刺,一定不能怎么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选择,不可能要求全部人都采取同样的动作。还是之前的老话,只求结果,不问过程。</p>

前来找杨凯德聊天的军户,也是越来越多了。他们并不是因为两条鱼来的,而是为了别的事情。上次闹饷,他们全部都被打了,还死了三个人。这口气,当然不会轻易的咽下去。说白了,军户们起来反抗的决心,那是杠杠的,唯一缺乏的,就是反抗的能力。</p>

因为,这里面已经涉及到两个敏感的字:造反。</p>

“两军作战,团体的合作非常的重要!”</p>

“如果你比对方高,第一选择刺他的胸膛!刺他的眼睛!刺他的喉咙!”</p>

张准现在每天都忙着操练“新兵班”,教导各种刺杀技术,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红石滩度过的。日常吃饭,也没有什么话,最多是和杨映菡对望两眼,心有灵犀一点通而已。</p>

大家敞开心扉,将内心的苦楚吐出来,马上就赢得了共鸣,八个人很容易就抱成了一团。这时候,什么杂户不杂户,真的是完全不重要了。他们都是一类人,一类被人欺压,吃苦挨饿的人。想要改变悲惨的生活,就要将自己变得更强。</p>

无奈之下,军户们只能暂时的散去。</p>

张准在旁边时时刻刻的指点,纠正一些最基本的动作错误,提醒大家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弥补一些太明显的漏洞,以免被敌人偷袭。其他的,就没有干预的太多。</p>

杨千强、杨致远、郝林勇等人,属于比较粗犷的一类,刺杀的时候,对力气比较看重,直来直去,威力十足。看他们的出手,即使敌人穿着盔甲,这一刺下去,同样能穿透对方的盔甲。</p>

“如果你比对方矮,第一选择刺他的大腿内侧!刺他的下阴!刺他的小腹!”</p>

那些军户来找杨凯德,商量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万一朝廷强硬要他们去打仗,那该怎么办?杨凯德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定的,那就是:坚决不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违抗军令,那也是要砍脑袋的。搞不好,同样要抄家灭族的。</p>

不知不觉间,五六天的时间就过去了。</p>

但是,造反是技术活,是难度活,杨凯德并没有把握。他组织大伙们去闹饷,已经被打得一鼻子的灰,头破血流的回来,这要是真的武力对上了,会有什么后果,实在是难以预料啊!</p>

因为每天有鱼吃,营养和油水都有所改善,杨家屯的军户们,面上的菜色,渐渐的减少了。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小孩子。他们的身体反应是最快的,身体吸收到营养,脸蛋儿逐渐变得血色丰满起来,玩耍的时候也活泼多了。</p>

热情高涨的练习,随即展开。</p>

动作基本熟练以后,张准就将八人分成两组,用普通的钝的木棍,取代三棱刺,互相搏杀。胜出的一方,可以获得额外一条鱼的奖励。输的一方,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但是,输的一方,自己肯定会感觉很不服气,会拼命的练习,想要挽回来。</p>

在这段时间里,张准每天都会扎几十条鱼,八个人每人两条,其余的,都拿回去给杨凯德分给邻居们,保证每个军户家庭都能够分到一条。在别人看来,每天抓几十条鱼,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张准看来,完全没有难度。</p>

当然是起来造反了。</p>

“人体上没有哪个部位,是你刺不到的!”</p>

作为军户,被拉到前线去打仗,是随时都可能生的事情。平心而论,军户们不怕打仗,只要钱粮方面有足够的吸引力。为朝廷打仗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朝廷将拖欠的粮饷否下来,然后惩治王世新这样的军官,为大家主持公平正义。要不然,朝廷拖欠了这么久的粮饷,还指望他们去打仗,纯粹就是个笑话</p>

“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p>

“你们最大的依靠,就是自己的伙伴!”</p>

违抗军令,又不甘心束手就擒,军户们还能做什么?</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