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准经过两天的思索,决定将刺杀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强化到每个人的身上。刺前、刺后、刺左、刺右、刺上、刺下,这是最基本的动作,哪怕是老虎追在后面,都必须熟练无比。</p>
张准在后面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孺子可教也。”</p>
“刺!”</p>
看看大家练得差不多了,张准点头说道。</p>
现在杨家屯的邻居们,都将张准真的是当做武曲星下凡了,海里的鱼儿都听话,只要张准一出手,这些鱼儿就乖乖的往上窜。随便拿一根标枪,每天就能扎回来近百条鱼的,这不是武曲星是什么?</p>
“走吧!”</p>
杨子轩咬牙切齿的回答:“我恨官府!”</p>
“刺左!”</p>
明朝的火器虽然种类繁多,威力不弱,但是,并没有完全取代冷兵器。事实上,火器的作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大炮上。普通的火铳什么的,严格考究起来,还不如冷兵器来的实用。哪怕是威力极强的三眼铳,在放过三枪以后,也是拿来当狼牙棒使用的。</p>
因为,张准需要的,正是它唯一的功能:</p>
张准满意的点点头,走到杨子轩的身前,沉声问道:“你呢?”</p>
“那……让你爹做主,看看送给谁家吧?”</p>
穿刺!</p>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扎鱼对于他本身来说,也是很好的恢复方式。他的这副躯体是不错的,比前世的身体条件还要优秀,手脚粗大,身材魁梧,但是,要做到如臂使指,完全运用自如,还要时间。</p>
张准问道:“为什么?”</p>
为此,在竹枪之外,张准还给每个人都准备了至少两把的三棱刺。这些三棱刺都是用坚固的油茶木做成的,成菱形,有三条血槽。经过试验,明军装备的鸳鸯袄,还有一般的皮甲,都无法阻挡三棱刺的突刺。只要将三棱刺刺入敌人身体里面,就算敌人不死,也要马上丧失战斗力。</p>
张准点点头。</p>
解放军凝聚了几十年的刺杀要领,张准当然不可能一个上午就讲述完毕,只能是教导一些最基本的动作,然后命令他们反复的练习。越是简单的动作,越是实用,但是要练好,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p>
杨映菡亲眼目睹过张准的神奇本事以后,已经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了,接过三条鱼,准备午饭去了。事实上,昨晚张准扎到的那条鲢鱼,还没有开始吃呢,光是这一条鱼,就够他们吃一天了。</p>
虎头他们这些军户,显然不太习惯这样的剧烈动作,一会儿就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缺衣少食的他们,身体素质和现代人根本无法相比。他们刺出去的竹枪,从力量的角度来说,的确让张准失望。</p>
“听我的口令!”</p>
张准果断的叫道。</p>
刺!</p>
训练结束,张准当然不能亏了自己,反正水里鱼类多的是,不要白不要。他随手又扎了三条大黄鱼,优哉游哉的提在手中,回到杨家屯的棚户区。</p>
“刺下!”</p>
吃完午饭,张准来到红石滩,现杨千强、杨致远、郝林勇、邹明加等八人已经在沙滩上等候了,每个人的手中都握着锋利的竹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p>
“现在,你们就想象你们的仇人,就站在你的面前,然后狠狠的刺出去!记住!用尽你们全身的力气,将你们埋藏在心底的愤怒,全部爆出来!”</p>
八人齐刷刷的将竹枪刺出。</p>
其他人不约而同的叫道:“就是!要是有地的话,我们还用饿肚子?我们要土地!我们要拿回属于我们的土地!”</p>
尽管如此,张准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部队的年代,那可真的是一段幸福时光啊。将一个个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的新兵,训练成地上的猛虎,大海里的蛟龙,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p>
张准挨个教导刺杀动作。</p>
他们的休息时间,就是张准的表演时间。他找了几个有鱼的浅湾,将石头砸下去,然后竹枪迅下刺,一条条的大鱼,就这样被刺上来。没有海洋污染,没有过度捕捞,黄海海域的鱼类资源,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丰富,他完全不用担心没有收获。</p>
八个人刚好和新兵班差不多,训练他们,对于做了八年士官的张准来说,实在是太得心应手了。他将刺杀要领,一项一项的分解开来,传授给他们,同时让两人互相对练,尽快的加强对抗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