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陛下此时此刻,却是半点也不曾杜绝此事,仿佛真的听进去了。</p>
明明陛下之前不是这般样子的。</p>
陛下可是坚定的法家学说支持者!</p>
但是眼下这局面,更是让许多法家学派的人,心中如同擂鼓。</p>
甚至有人道,“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法可行,亦不可过。”</p>
“治也者,治常者也;道也者,道常者也。”亦是有儒家弟子反驳道。</p>
声音一道接着一道。</p>
引用那也是一点不客气,法家巨著,抬手就用,合情合理。</p>
拉法家下浑水的其他人亦是如此,用法家巨著,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合情合理!</p>
满朝文武都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除了作者本人。</p>
作者本人此时此刻,想加入,但是又不想加入。</p>
想加入是因为一群人已经开始当着他的面曲解了,不想加入是因为这件事,事关大秦日后如何。</p>
只是在人越发曲解的时候,“不尚贤,用其奸,前如晋,后如赵!”</p>
他终于忍不住了。</p>
“胡,胡扯!”</p>
而也就是在此刻那画面上道:</p>
[韩非到底因为什么而死于非命?]</p>
此话一出,原本要反驳的人停滞了一下,而那人,或者说韩非却是半点没有什么反应,“非,非奸,非贤!”</p>
在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而非奸贤之故。</p>
相比较韩非,其他人就并非当无事发生了</p>
嬴政抬眼看向韩非,心态那也说不出的复杂。</p>
[韩非又名韩非子,乃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为何不叫韩子呢?他最开始也是叫韩子的,因为后世有一人名为韩愈,乃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百代文宗之称,顶替了韩非的韩子,故而称韩非子。]</p>
不知道为什么本来没感觉什么的尉缭,突然感觉,自己的书之所以叫尉缭子,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p>
尉缭心情顿时极差。</p>
尤其没听见那神异之人开口,尉缭心情更差了。</p>
[李斯对此人嫉妒非常,甚至自己都说相比较韩非的才学,望尘莫及。]</p>
李斯:……我倒也没这么说过。</p>
[秦始皇对他的评价是,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为一人攻韩!]</p>
[不过一人,满朝公卿,无一可抵!宠信非常!]</p>
满朝公卿对此没什么想说的,韩非如今的状态吧,不说是束之高阁,那也是只能起到一个有韩非的作用。</p>
不过真说是最开始入秦的时候,韩非的确极受陛下看重就是了。</p>
后来嘛……</p>
[韩非入秦,不过一年时间,就离奇死亡,震撼列国。]</p>
在那一瞬间,嬴政没事了,嬴政心态平和了,甚至准备开口,结束眼下这局面。</p>
就听见那边道——</p>
【的确差点离奇死亡了。】</p>
李斯手指一顿。</p>
</p>
</p>
第17章</p>
【我都没想到过这位韩非子竟然还能活着,而且托人一捞就捞出来了。】</p>
【这算不算是蝴蝶效应?】</p>
托人,捞出来。</p>
在那一瞬间,韩非身上本就是聚集了不少的目光,在此刻,更是汇聚了更多人的视线。</p>
嬴政的视线更是直接落在韩非身上。</p>
韩非面不改色,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即便是听到了自己距离身死都不是近在咫尺了,那是死里逃生。</p>
很多人当即明白只要抓住这条线,就能够直接把人挖出来。</p>
甚至可能不需要这条线。</p>
有心人不等那画面上继续就知道怕是韩国未灭之时,李斯与姚贾一同给陛下上书,也就是那一次韩非遇劫遭难,随后被陛下赦免,但是放是不能放,所以被一直关押,直到一年多前,方才被放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