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这次所发之兵,自两国交战以来,前所未有,这次对抗蒙古事关重大!
“朕有意让镇军将军挂帅,可是未免疏漏,朕决定,增添两位副帅。
“陆秀夫,作为礼部侍郎,对他国交涉的事宜是礼部所管辖,此次任命你为副帅!
“杨镇,担任卫将军也有年头了。巩固防守、统筹粮草之事甚熟,想来保卫襄阳之事,也可发挥其用,同样任你为副帅,掌管粮草军需。
“当然了!若是这次退敌有功,朕的镇军将军,肯定是首功,就是以后的枢密副使(正二品)。”
宋理宗作为大宋朝皇帝牌政治机器,志恒能力果然没得说,几句话下去,杨过的权力就被分走了大半。
分了杨过的权利,最后也没忘给杨过画了张饼。
枢密使就已经是武官最高的官职之一了,水浒中的童贯,也是靠着枢密使的位置权倾朝野。
狄青立下赫赫军功,加上又遇到多个贵人,反复横跳,才被提拔成了枢密使。
后来因为多次改换门楣,德不配位,在新皇即将登基之时,这与丞相一文一武的官职,被君王猜忌,也才被废掉。
打完这一仗,退了蒙古兵,宋理宗许诺杨过枢密副使,宋理宗这个饼,画的不可谓不大。
而且作为帝王,可不单单是画饼,宋理宗显然也有能力,让杨过把这饼吃到嘴里。
杨过本来对于这些官职不甚感冒,毕竟,他心中有更大的理想与目标。
可短暂的三分之一秒钟,杨过忽然露出欣喜怒狂的神情。
不图小利,必有大谋。
能够深刻的知道他在朝堂上众人,甚至宋理宗眼中,到底也是江湖出身。
昨日在给他送三品袍服之时,就有下人给他普及了大宋的官僚体系。
虽然他幼年在桃花岛,读过黄药师的宋史稿,早已知道这些。
他还是装作不懂这些,细细听、细细问,把官职问了个明白。
而他的反应,也自然被传了回去,甚至宫内有眼线的高官,或许都知道杨过当时的反应。
此刻看见杨过欣喜的模样,站在杨过身旁的大臣以及宋理宗,都有同样的想法:
‘杨过就算有些本事,到底是没见过多大世面的。’
而这个时候宋理宗,又看了一眼刚刚发炎的文天祥。
“刑部郎官文天祥!”
“臣在!”
考虑到杨镇的权力还是有些大,宋理宗随口继续分权:
“你是刑部郎官,监军的位置倒是适合你坐。
“这一次调任你去当监军,这次军中若有杀良冒功、贪墨军饷者,你不必奏报,可立即执行!”
文天祥在朝堂上虽然很低调,但宋理宗也知道他并非和杨镇是一党的。
而且这文天祥,向来清廉,宋理宗也是有所耳闻。
有些事情若是杨镇做的太过分,这文天祥也能成为杨过手里一把利剑,去制衡杨镇。
宋理宗倒是利索,权力分配的事情,顺手就给恰当的办了。
“若是无事,便退朝吧!”
下朝之后,杨过走在回去的路上,暗想宋理宗的手段,步子倒不快,这会儿有人从后面叫住了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