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481章 南巡十一

第481章 南巡十一

张九德的临时官署,就设置在洛阳城里,他将张蔷一行人,送到洛阳城南的周南驿后,就回城准备资料,明日还要陪着太后,去小狼堤村现场。.q!i`s`h′e\n/x·s..!c,o_m·

周南驿比卫辉驿大了两倍不止,不仅有驿站、客栈,还建了一个占地二十亩的民工驿站,据张九德说,管理这座庞大驿站的,是从洛阳府衙调来的一名正七品推官,叫孙卓,开平四年的三甲同进士,同时在燕京大学的商业管理科拿到了毕业证书,考上了洛阳府的推官,到了洛阳后,主动要求调到驿站来工作,手下还有三名九品驿丞,分别为他管理着官驿、客栈和民工驿站。

舜华对官驿里的设施很满意:“总算住进了一家有暖气和独立卫生间的官驿,虽然陈设没有客栈华丽,胜在便宜。”

这一路走来,六七十人的队伍住客栈,每次都要住天字一号院,花了不少银子,连财大气粗的瑞安郡主也肉痛起来,在周南驿的官驿,虽然仍然要支付护卫们的费用,但比起客栈的消费,真是少太多了。

安顿下来后,还没到晚膳时间,张蔷准备带着法容,去民工驿站考察一番,舜华听说后,也换上一身棉布袄裙,跟着去看热闹。

“你不在房间里烤火,跑来凑什么热闹?”张蔷外面罩着一件粗麻布袄裙,头上包着一条棉布头巾,脚上的毛皮靴也换成了老棉鞋,看上去就是一位干练的乡下妇人。.精??±武×,%小_?说+网[? {~(更>×\新(?[最,?<快<,

法容却是一身男子装扮,看上去就像一位斯文有礼的农家青年。

只有王子义,还是一身公子哥儿的打扮,张蔷嫌弃地说:“你要么回去换身衣服,要么离我们远点,别让人看出来咱们是一伙的。”

王子义:要不是他老娘好奇心太重,他才懒得出来呢,躲在房间里喝茶读书,它不香吗?好心出来做护卫,还被太后给嫌弃了……

他只好远远地跟在三人身后,往民工驿站那边去,却发现朱良辅和徐元祉,还有那个一直在张泉身边管账的刘士伟,都穿着一身粗布棉袄,脚下踩着一双破棉鞋,老棉裤还露着一截脚腕子,双手插在袖子里,抖抖索索地跟在后面,像极了随处可见的民工。

“哈哈哈……”王子义忍不住大笑道:“你们……你们这是什么造型啊?”

徐元祉低声喝道:“收声!太后出宫的时候,我等受陛下亲口委托,要护太后安全,民工驿站人多眼杂,法容姑姑一个人怎么行,还得要跟着才放心,要是陛下在这里,也是要跟着的。”

“陛下怎么没吩咐在下?”王子义很受伤,难道因为他是后来的,陛下就不待见他?娶了妹子,忘了舅子?

“陛下说,你保护好你娘就行了。#?兰°?e兰D文?t学王子义心情好了一点,又埋怨道:“你等在哪里置的这身行头?怎么不叫上我?”

朱良辅指着往来的民工道:“十两银子,从他们身上买来的。”

“十两?”王子义倒抽了一口冷气,“三个纨绔,别说你们认识我,快走快走!”

三人果然不理他,径直往前去了。

王子义叹一口气,拉住旁边一个挑担子的年轻人:“老哥,你身上的衣服卖不卖?我出五两银子……”

那人看傻子一样看着他,这人有病吧,放着身上的锦袍不穿,来买他身上的麻布袄子?

“十两!”王子义赶忙加钱,“我出十两,你身上的棉衣棉裤,还有老棉鞋,通通卖给我行不行?”

年轻人终于反应过来,点头如啄米:“行行行,公子这边请……”

等王子义再从墙边转过身来,已经变成一个农民家的傻儿子,脚脖子露得比前面的三人还要长,他无比嫌弃地看了看自己这身装扮,撒丫子就去追他老娘。

此时,张蔷三人正走在通往民工驿站的大道上,时不时的有挑担推车的民工,急匆匆地从他们身边经过,仿佛去晚了就住不上店似的。

“看前面那骡子!”舜华指着前方,惊叹道,“真可怜,驮那么大一座山。”

张蔷和法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一座小山出现在两人面前,正在缓缓移动,要不是能看到四条腿和一条尾巴,还以为是那座小山自己在走路。

走近前一看,小山原来是由无数的包裹捆成的,沉甸甸地压在骡子身上,骡子和它的主人,都沉默着往前走,看样子也是往民工驿站去的。

“唉,前世不修阴德,这一世没投个好胎。”张蔷低声对舜华说,“看看,好好修来世哦。”

舜华撇嘴道:“我还没修,整个南洋都给你了……”

“给的是你女儿和外孙好不好?”张蔷笑咪咪地说,“小浪底工程关系到大明的未来,将南洋公司高标号水泥的技术,贡献出来呗。”

“你就逮着俺一人薅!”

“别人也没有啊,不薅你薅谁?”张蔷指指身后那头骡子,“修来世……”

“俺得给俺家老王商量商量,”舜华说,“前世到处为你划拉资金,这一世还为你操劳,都不知道上上世欠了你多少。”

张蔷拉着她的手,好声好气地哄她:“下一世,换我挣钱还你。”

哪里有半点太后的样子。

民工驿站的大门口,有穿着统一制服的伙计,一人拿着喇叭,高声喊道:“不要挤,不要抢,有的是地方给大家住,路引拿出来,带货回家的,物品清单拿出来……”

到张蔷三人,连行李都没有,伙计也不询问,核对了路引,就放她们进了大门。

进门后,张蔷拉着两人站到旁边,要看看那个牵着骡子的男子如何进门。

驮着包裹的骡子好不容易走到门口,那四十多岁的汉子脸上挂着讨好的微笑,从褡裢里掏出几张纸,双手捧到伙计面前:“小二哥,这是俺的路引和货物清单……”

“嗬,”那伙计接过路引,调笑道,“这骡子跟着你,真遭罪啊……看看,都快压叭下了。”

汉子也有点不好意思:“没法子,额家那里太穷了,啥都缺,带点东西回去送亲戚朋友。”

伙计说:“少哄人,你这样的人,俺见多了,就是想带点江南的货回去赚点钱呗,驿站又不收你的税,你怕啥?”

汉子讨好地说:“出来做工,顺路带的,赚点路费……”

伙计对着清单,一个个数那骡子身上的包裹,越数脸色越难看:“俺说乡党,你这心也太狠了,一头骡子,驮十九个包裹!快快去办寄存吧,给牲口吃点好的,唉,这牲口没投好胎!”

汉子哎哎哎地答应着,接过路引,牵着骡子进了大门,往左边的一排棚子去了。

张蔷拉着舜华跟了上去,看看他要如何住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