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山寨里来了小厨神 > 分卷阅读39

分卷阅读39

今天很多人都吃撑了,连最大家闺秀的马嫂子,都吃了十几个饺子,小胖妞敏儿更是连连上衣好吃,足足吃了八个。

当然最开心的还是耿少行,他终于找到了他的人生最爱,那就是——饺子。

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原来他人生十几年就是为了等着吃饺子!

当他听迟言说饺子还可以做成其他各种馅,他真的每种都想尝上一遍。迟言还说,特别是一种叫鲅鱼的海鱼,做出来的饺子更是极其鲜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啊!

不过迟言告诉他,等春天来了,他们可以去后山挖荠菜,荠菜馅的饺子和馄饨也非常不错,他又开始期待春天的到来了。

其实,对于桃源寨的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难忘的新年。这个年,让他们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觉得人生也更有意义了。既然现在都能吃得这么好了,还有什么是不能实现的呢?

……

年不能天天过,肉不能天天吃,就像任大娘说的,过日子还是要细水长流。

过年期间天天吃喝,肉的存货越来越少了。

但没过正月十五,就算还没过完年,也不能凑合,迟言也总想给大家、也给他自己做点好的,要不这大雪封山的日子也太没意思了。

年后天气依然寒冷,他想起来之前的羊下水还冻着没吃,不如做个羊杂汤,再配上烙饼,吃了肯定好吃又驱寒。

说做就做,把解冻处理好的羊杂一一切成小块,先焯水后捞出,再入油锅翻炒,之后加开水大火烧滚,中火炖到汤变白,就可以加调料了。可惜调料没有那么全,冬天也没有香菜,要不味道肯定更好。

但就是这样,也完成超出大家意料了?原来都直接扔掉的下水,竟然能做出如此好喝的羊杂汤,配上烙饼,简直太绝了。

大家现在对迟言越来越尊重,不会因为他还是孩子就有所轻视,他们觉得他绝对是厨神传人,要不怎么能做出这么新奇的美味呢?

这个冬天,山寨上很多人都吃胖了,胖了之后人看着都和气很多,也没有愁苦之相了。

迟言也胖了一些,个子竟然快追上大锤了。他皮肤非常白嫩,就算是穿着粗布棉袄,看着也粉雕玉琢。如果换上绸缎长衫,那肯定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公子。

其实姚显不是没想过迟言是京城哪家的贵公子,但后来又觉得不可能,贵族倡导的是君子远庖厨,没有哪家的小公子会这么热爱厨艺,只能是说迟言天生生得好。

他不但生的好,好主意还多。

当耿寨主和姚显在食堂提到那批家具时,迟言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要不干脆把小件家具磨成珠子做手串呢?我爷爷就戴了一串楠木的珠子,没事还转来转去。”

“磨珠子?”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方法,但未尝不能一试。

如果磨上一批,就算不能卖到古玩店,卖到庙里也是可以的。寺庙需要请人加工佛珠,僧人自己需要用,还需要大批量的佛珠开光后赠送给大香客,这些好木料就正合适。

说干就干,反正山寨有人、有时间,大家都在家磨珠子赚钱吧!为了提高效率,姚显决定给金钱奖励,磨一串奖励五文钱,大家都非常愿意。

山寨一下变成了手工作坊,这下子也没人出来遛弯瞎晃了,连大锤都不出门了。就连正月十五,也没人做个彩灯,根本不想过节,大家全都窝在屋子里磨珠子了。

虽然这是他自己的主意,但迟言实在不喜欢磨珠子,他还是给大家做汤圆好了……

第24章 挖野菜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是从汉朝就开始有的节日。过节当天要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后两项在山寨暂时都没条件办起来。元宵还是可以吃的。不过迟言更喜欢南方甜甜的黑芝麻汤圆,所以他说了算,就煮汤圆给大家吃好了。

他们没有糯米,但是有黍米,这不刚好就是后来流行的大黄米汤圆嘛!

芝麻和糖都是现成的,就是没有电动打粉机,用石磨麻烦一点,是个体力活,好在山寨最不缺的是劳力,磨个黍米粉和芝麻粉完全是小意思。

芝麻馅想要好吃,一定少不了猪油。他们将黑芝麻粉、糖和猪油放到一起搅拌好,拿到室外凉一下,再拿回来做成一颗颗馅料。之后用和好的黄米面把馅包起来,揉成一个圆球就可以了。

汤圆做起来难确实不难,但也需要有耐心,才能把汤圆揉得圆圆的,又颗颗大小均匀。

山寨里吃饭的人多,靠他们三个人包肯定不行,还是得发挥群众的力量,提前找了几个大婶一起来包。

包完之后冻在室外一晚,正月十五的早上直接煮就可以了。

都不用想,汤圆也得到里广泛的好评,但也有个别人不爱吃甜食,迟言也考虑到这点,汤圆只做为一种应节食物,并不是早上的主食。

他还做了改良版的胡辣汤,配上刘婶做的饼,在冬日早上来上一碗,又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