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见锋决心要和李钦死怼反手,李钦一发球,就拧起来。</p>
可惜他一压反手,李钦就敲直线变正手,他正手快带。</p>
李钦正手已侧身继续快拉,左中右,右中左。</p>
正、反手如同我国密集阵1130近防炮一般的快轰!</p>
啪!啪!啪……</p>
李钦的近台摆速不如北岛苍介,力量与速度不如林嘉奇。</p>
但就足够的稳定与严密,角度打得很开。</p>
王见峰的中路被攻击得最多,而且中路总是招招不离手肘的位置。</p>
这个位置很难发力,需要移动多半步接球、难受死了!</p>
先攻中路压制住王见峰的回球质量,然后两个大角拉开,再回中路追身球,来回不停的调动。</p>
横拍反手想要有质量的暴甩,就必须要站定了才能充分的发力。</p>
一旦被左右调动起来,横拍反手怪的进攻质量就会下降。</p>
脚下一旦跑起来,让你有力也发不出!</p>
李钦的双脚脚尖如同小弹簧一般,上下左右起伏个不停的辅助发力。</p>
在运动中快攻,直拍的手腕更灵活,正反手的线路打得更开。</p>
王见峰中近台单纯的快攻,居然拼不过李钦!</p>
4:1</p>
7:3</p>
打多了几个球之后,王见峰还发现,即使他先手发力,占据了优势。</p>
但是李钦还有反手三重浪之二,一浪蕴力,二浪翻身来应对他。</p>
快快——慢——快,相比板板加力,快速的进攻。</p>
即使一时被动被对手压制,也可以贴防变线过渡。</p>
尤其是突然一板侧切,或者反手一抹。</p>
切出一个大斜线,速度由超高速突然变慢,变短,而且还是超转的侧下旋球。</p>
通过节奏的变化,往往有奇效,可以打得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让人难受的要吐血!</p>
对手只有三个选择:</p>
一,强行爆冲,失误率比较高。</p>
二,磋回去,或者高吊挂回去。</p>
等来的就是李钦的蓄力一击,直拍横打的反手加力爆撕,或者正手爆冲的绝杀!</p>
可谓是压力山大!</p>
11:5</p>
11:7</p>
11:6</p>
在李钦的两面重炮以及灵巧的节奏变化之下,王见峰连输三局!</p>
若是有个场外教练技术上指一下,或者稳定一下情绪,王见峰或许还能多扛一下。</p>
然而在国际赛场上,国乒内战是没有场外教练的。</p>
只能靠自己阅读比赛快速应对,然而李钦不但正手比他强,反手居然也不比他弱,甚至比他还要灵活的多。</p>
台内控制也比他好,而且还很油,花活又多。</p>
王见峰也被打破防了!</p>
可恶的李钦!</p>
平时果然是以赛代练,他的真正实力真的让他绝望了!</p>
相持不如人,控制不如人,算球也不如人,落后居然是全方面的。</p>
王见峰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下,被打破防了。</p>
最后一局,王见峰信心已失,杂念又多。</p>
4:0</p>
又情绪化的发力搏杀,在李钦的玩弄下,失误更多。</p>
6:0</p>
不行,不可以冲动了!</p>
比分太难看了,必须要抢下几分,不然我的面子往哪搁?</p>
8:0</p>
9:0</p>
天呐!</p>
王见峰冷汗都飙了出来,你这是要打我11:0?</p>
王见峰盯着李钦的脸,只见李钦也正在盯着他一面的姨母笑!</p>
他读懂了这个笑容,这个笑容要多可恶就有多可恶!</p>
他就是要打我11:0!</p>
李钦发球,王见峰心乱了,拧还是不拧?</p>
刚才拧了几个,互怼反手,过于追求发力全都失误了!</p>
怼反手?</p>
王见锋的内心已经不坚定了,他选择:</p>
摆短!</p>
李钦迈步进台,想要再次回摆?</p>
不!</p>
是挑打!</p>
还是东张西望正手晃挑之术!</p>
李钦盯着正手大角,却一个滑板晃挑反手大角!</p>
李钦动作前摇的一致性太好了,假动作十分的令人讨厌!</p>
当你以为是摆短,结果是挑打,当你以为是挑正手,结果滑板挑了个反手!</p>
王见峰刚启动步伐扑反手,结果只识破了一招,还有后后招,还是被骗到了!</p>
10:0</p>
这下子,不仅仅只是王见峰紧张不安了。</p>
许多观战的运动员们,还有观众们都把心提了起来。</p>
能不能打11:0?</p>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隔岸观火,完全不怕火大!</p>
绝大部分观众都希望李钦能剃王见峰的光头!</p>
李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子做的!</p>
中路偏正手半出台不转球!</p>
拧拉需要合力,球越转,拧过来的球就越转。</p>
不转短球,除非直接拍击,不然借不上力,拉球和拧拉都拉不太转。</p>
“啊!”</p>
王见峰已经被逼到了绝境,发出了最后的咆哮!</p>
移步正手位拼尽全力拧拉李钦的正手大角!</p>
李钦发中路偏正手半出台球就是预备给他拧的。</p>
李钦预判准确,盯球犀利,在王见峰拧拉出手的瞬间启动。</p>
一步闪身,人比球快,飞身扑正手大角!</p>
乒乓球最重要的就是步伐,脚步到位,拉球就会很舒服!</p>
拉正手大斜线距离最远最好拉,上台率最高。</p>
拉反手小斜线距离很短,难度最大!</p>
这种大斜线,大概率是回拉大斜线的,王见峰首先护住正手大斜线!</p>
结果李钦拉了一个正手穿越球,居然是小斜线,拉到了反手大角。</p>
落点还非常的极端,正中反手大角尖端处!</p>
卧槽,这是什么样的手感和控制能力?</p>
感觉不止是技术被碾压了,连智商也被碾压了,又预判错了,王见峰回球失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