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韩国队的申裕斌而言,战胜陈文倩的机率还是挺大的。</p>
因为陈文倩之前,主要就是和李钦配混双,很少参加单打比赛。</p>
而且还是个18岁的小将,刚打成人赛不久。</p>
单打世界排名78,离中国三大主力还有不小距离。</p>
而且韩国队每一辈都有一名出色得削球选手。</p>
对削球还是比较熟悉的,打削球,申裕斌自认为还是比较有心得的。</p>
。。。。。。</p>
另一边,马之琳女队主教练有些心情忐忑不安的劝导陈文倩:</p>
“呃,......嗯,韩国队的男队主教练世界第一削球手朱世赫很久不打球了。</p>
世界女削球名将徐孝元也退役好几年了。</p>
现代乒坛削球的热度已经退了,申裕斌不一定很熟悉打削球。</p>
再就是女乓整体来讲力量是不太够的,你平时没少和李钦合练混双。</p>
连男乒的爆冲你都削得住,申裕斌应该也很难拉得死你。</p>
然后注意防守、要么慢慢磨,要么积极进攻。</p>
。。。。。。”</p>
马之琳平时经常跑商务,拉赞助,作应酬。</p>
他一向比较关心以前自己组内的嫡传弟子。</p>
对其他女队成员并不是太上心,当年的五朵金花实力超强。</p>
随便拉一朵金花出来,都可以独挡一面守全区。</p>
做女队主教练其实很幸福,女队前三主力与外协所有主力有壁。</p>
实力要强上一筹,真正做到了一败难求。</p>
反正冠军跑不掉,队内谁得冠军都是烂在祸里。</p>
平时他都不必太管事,眼中只有前几个大主力。</p>
陈文倩又是小将,他对陈文倩的打法特点并不是太了解。</p>
这场比赛居然会打到决胜局,而且还是一个小将对战韩国队的主力一单!</p>
申裕斌还跟荫蔓撕成了2:3,惜败,说句实在话,此刻他的心里有些悲观了。</p>
陈文倩的比赛,他也是一路看了下来。</p>
总之,中规中矩,能削能拉,但也就是那样了!</p>
至于,陈文倩正手很少削球的特点,在他看来纯属减分项,而非加分项。</p>
笑话,攻非攻,削非削,半攻半削,自我限制,这像什么话?</p>
别人一直打你正手,你还怎么削球?你还叫削球手吗?</p>
打双打一人一拍,准备时间比较充足,可削可攻还行。</p>
但是打单打,你的正手再厉害,还能比攻击手厉害不成?</p>
结果比赛一开始,画风就不对了。</p>
世界女乒高手不是没有,只是除了中、日、韩三国之外。</p>
其他国家女乒的实力大小猫一、两只都打散在世界各国。</p>
别说三个了,鲜有凑成两个实力都很强的女乒主力。</p>
严格来说,女子团体赛,中国队最主要的对手就是韩国队与日本队。</p>
所以前面的比赛对手较弱,厉害一点的女乒,陈文倩都遇不上。</p>
更何况其他国家很少有削球手,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打削球。</p>
所以这也是敢让陈文倩上奥运会的原因之一。</p>
都不必暴露出太多的技战术与绝招,她随便削削打打就赢了。</p>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强大的对手。</p>
加上李钦和荫蔓在关键时刻,逆风翻盘带来的亢奋感,让她兴奋不已。</p>
李钦能够做到敢打敢拼,她没有理由做不到。</p>
反正她的奥运会机遇是天降的,混双金牌也拿到了。</p>
已经赚翻了好吗,还能有什么好顾忌的吗?</p>
拼就是了!</p>
陈文倩的削球打法与别的削球打法不同。</p>
别人的削球就是老老实实的削球,然后看准机会打防守反击。</p>
这种打法当然也是她的一种常规打法。</p>
然而,她身为正手系的攻击手半路出家。</p>
这些年从未放弃过正手进攻的练习,发球抢攻的打法已经刻到了骨子里。</p>
练至13岁之后,已经改不了了,当然也无需更改。</p>
而且她这些年更专注练习混双,双打对控制与进攻的前三板要求比单打还要严格的多。</p>
得益于混双,得益于李钦的言传身教,得益于龙队的间接传承。</p>
其实陈文倩的前三板也很利害,进可攻,退可守!</p>
论进攻,她的正手一流顶级,反拉能力强憾。</p>
论防守,单单把她放在削球手中进行对比,确实较弱。</p>
但若是扩大放在所有的选手中进行对比,她的防守就是顶尖的。</p>
认真一打起来,申裕斌震惊了!</p>
马之琳震惊了!</p>
观众们也震惊了!</p>
。。。。。。</p>
“你跟我说这位美女,也叫削球手?”</p>
“我打球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暴躁的削球手!”</p>
“怎么削球手在压着进攻手,正在疯狂的进攻?</p>
这已经不是削中反攻了,而是攻中反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