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追成3:5!</p>
“嗯?居然还有一招放高球啊!”</p>
刚才还站立不安的龙队,终于又坐了回去。</p>
“唉,当年我自己打球的时候,都没有那么的紧张过。</p>
这个教练真不好做呀!</p>
技术分析是技术分析,弱点和优势点也找出来了。</p>
但是球员做不做得到,也是个大问题。</p>
放高球?</p>
就连他自己也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p>
毕竟当年还没有多少人能逼迫自己放高球的!”</p>
3:6</p>
4:6</p>
5:6</p>
比分逐渐的追了上来,现场不少观众感动的想哭,有不少人捂住了嘴巴,眼含泪水!</p>
这简直是大蟒再现啊!</p>
大蟒许新身为直拍选手,反手太弱,成为了他极为致命的弱点。</p>
也是他不能登顶兵坛,最重要原因!</p>
在中近台别人总是针对他的反手弱点打,当他顶不住的时候。</p>
他也只能被迫退中远台以放高球来过渡,再伺机超远台反拉。</p>
许新的粉丝并不比龙队少多少,虽然他的成绩远远比不上龙队。</p>
但是他的“死亡缠绕”闻名世界乒坛,他的中远台侧拐弧圈球技术,挑高球的技术,都让他变成打不死的小强。</p>
神球之所以是神球,大部分都是在极为被动的情况下,逆转乾坤。</p>
也就是他反手有明显的弱点,打球经常被动,但是又同时手感极好。</p>
各种打不死的他,创造了无数的神球,也成就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p>
李钦与陈文倩此时此刻正在一分一分的追,一球一球扛。</p>
张本兄妹也并非无脑爆扣之辈,左右爆扣、轻拉重扣、吸短搓球,各种办法都试上了。</p>
在张本兄妹的左、右不停的轻拉、怒扣的拉吊下。</p>
李钦与陈文倩在中台、中远台、远台、超远台来回的奔跑救球。</p>
看他们左奔右跳狼狈不堪的救球,看似十分的被动。</p>
但就是十分的奇怪,虽然他们很被动,但简直就是扣不死的小强!</p>
为什么?</p>
但是没有人给观众们解释!</p>
此时许新与张一宁已经紧张得没有心情进行技术解说了。</p>
他们都双双变成了,情绪解说员,只知道喊:</p>
“漂亮!”</p>
“好球!”</p>
“唉,太可惜!”</p>
“吊球了,吊球了,快跑!快跑!</p>
呓,终于赶上,又高高挑起来了!”</p>
。。。。。。</p>
有些聪明的观众,很快就自己找到了答案。</p>
首先退到远台后,无论对方用多大的力量把球扣杀过来。</p>
到李钦与陈文倩面前时,球速就很慢了,反应时间很长。</p>
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跑到位,把球高高放回去。</p>
这只是部分观众可以比较容易看出来的。</p>
但是乒乓球老球迷和专业级人士可以看出更多的东西出来。</p>
因为双打是轮流一人打一拍,单打左右拉吊比较容易。</p>
但是双打左右拉吊就太难了,因为李钦与陈文倩只需要接好自己这一拍。</p>
不管自己这一拍有多被动,跑的有多远。</p>
下一拍是队友的事情,他们可以相互保护。</p>
一人被动了,下一拍继续放高球,队友完全有充分的时间回位。</p>
想当于刚才那一个球,差不多是白吊了。</p>
双打扣杀高球,想扣死对手比单打难度大多了,难度系数起麻高上了的两倍。</p>
双方拼的就是谁先失误,扣杀先失误还是放高球先失误?</p>
尤其难得的是李钦正手还有超远台大力反拉的能力。</p>
超远台的大力反拉,反弹起来的弧线很高。</p>
与平时的中远台大力对拉的弧线也完全不一样。</p>
也不是每一个球员都能适应的,毕竟也没有谁经常去练超远台反拉,平时比赛很少遇得上。</p>
还有陈文倩中远台、远台还具有兜高球、兜拉、兜削三种不同的技术。</p>
兜高球算是纯防守技,兜拉和兜削可以说是防守中的进攻进术。</p>
非常的方便衔接李钦的下一拍全力爆冲。</p>
原来高球放得好,也可以秀死人!</p>
2005年的魔都世乒赛,梅滋就是通过放高球。</p>
把国乒队的王之皓玩得团团转,直接以4:0干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