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的正手也是十分顶级的,并不是单单靠反手得分。”</p>
钟林主教练闻言一笑:</p>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这样打,当年的马战龙的台内控制技术太好了。</p>
上一代的国乒5虎,和马战龙拼台内摆短,抢攻那基本上都是在找死。</p>
只有打大路球,拼相持才有机会赢上几局。</p>
起码樊东当年就是靠拧起来,暴力相持,少年崛起的。</p>
国乒讲究抢班夺权,年轻一辈拼摆短,拼不赢老一辈。</p>
面对同龄人,起初摆短摆不好,被挑被拧,更是毫无优势。</p>
还不如接发球劈长给对方拉起来,大家拼相持,以实力球获胜。</p>
以前他们是这样打出成绩的,然后坚持并强化了下来。”</p>
周宏光点头赞同,沉吟道:</p>
“接发球喜欢拧和劈长,遇到熟悉的对手。</p>
十分有效,在国内比赛,相持起来打得虎虎生威。</p>
但是遇到国外不熟悉对手的时候,发接发才是最大的问题。</p>
拧起来确实是个好方法,但是遇到陌生对手。</p>
在不熟悉对方发球的情况下,拧拉、挑打失误率会比较高。</p>
还是得搓球、摆短和劈长。</p>
搓球、劈长遇到身体素质强大的国外选手的正手。</p>
一旦被起板发力抢攻,根本就顶不了多少拍。</p>
摆短虽然是限制对手强力起板的好方法,但是平时摆得少。</p>
比赛一旦用起来,摆高了,死得会更惨更快。”</p>
钟林主教练有点疑惑了。</p>
“哪为什么国乒教练组不好好练一下,台内和正手技术?”</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望着李钦,周宏光叹息道:</p>
“呵呵,反手易练,正手难练,反手见效快,正手出成绩慢。</p>
先练正手的话,除非天赋真的很出色,不然很难打得过同辈的反手怪。</p>
跟本就进不了省队和国青队,更别说国家队了。</p>
反手用惯了之后,就喜欢左来左打,右来右打。</p>
别说正手侧身抢攻了,甚至于会反手侧身抢攻。</p>
技术易练,意识难变,所以先练反手,再加上反手利握拍法。</p>
正手就很难练到顶级了,我一直坚定的认为:</p>
不可急功近利,应该先练好正手,再练反手会比较合适。</p>
等到了国乒再练正手,时间有些赶了,而且事倍功半。</p>
这二年李钦的身高长得很快,力量也增强了很多。</p>
正手怪一般都要到18岁之后,才真正有明显的效果。</p>
去年近台暴冲经常差一稍稍冲不死对手,今年基本上都冲得死了。</p>
直拍永远还是要靠正手定胜负。”</p>
第二局又7:4领先了,钟林主教练看着李钦赞赏道:</p>
“还有李钦的挑打线路控制稳定、灵活异常,假动作还多。</p>
经常可以给叶子凡创造出发力进攻的机会。</p>
最关键的是他的摆短、劈长、挑打的引拍动作基本上都是一样的。</p>
这就让对方十分难受了,到底是起手拧、拉还是防守?</p>
还真的很好的限制了对手的起手强攻。</p>
控制稳定,进攻灵活,想不赢球都难。”</p>
“呵呵!”</p>
周宏光笑了笑。</p>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李钦的反手防守、攻击的能力也已经提升了很多。</p>
现在看来,他以前的反手防守强、攻击不足的弱点似乎也补齐了。</p>
还有许多被对手压制的球,他都能通过防守、快带的变化。</p>
调动开对手,化被动为主动,助叶子凡重新取得攻击权。</p>
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马战龙果然是此道的高手。</p>
如此看来李钦过多几年,怕是大有可为,恐怕不弱于林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