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辩论的题目是:文化是否需要统一。
正方是欣欣向荣队,文化需要统一。
反方是大智若愚队,文化不需要统一。
主持人开场白说完,我们正式开始比赛。唇枪舌战,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阵激动人心的比赛,到了最后陈词总结的时候。
正方四辩宋明明站起来总结陈词:“我方的观点是文化需要统一,一个国家,不管他的经济多么繁荣,军事多么强大,都只是暂时的,只有文化是永恒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认同文化,就认同了国家,认同了统一。
我们国家跟欧洲诸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书同文,车同轨。就是把文化给统一了,也就是我们现在学的汉字给统一了。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用的是同一个文字,就有归属感,就认同是一个国家,这就是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的精髓所在。
欧洲诸国不能统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统一文化,小国林立,每个国家,都有自已的文化,自已的认同,无法像我们一样,做到统一。
文化不统一,民族就不统一,没有归属感,国家就不能统一。唯有文化统一,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不管何时何地,都会认同一个国家的概念。
我的总结发言完毕,谢谢。”
下面响起掌声,宋明明看向杜赋,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嘴角扬起胜利者的微笑。
我站起来,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我方的观点是不赞同统一文化,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对方辩友,你们搞错了一个概念,文化不等同于文字,文字是一个符号,文化是思想的精华所汇聚在一起,经过不断的实践,得出来的,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秦始皇最大的贡献是统一文字,而不是文化。春秋战国前,小国林立,每个国家都有自已的文字,秦始皇灭了六国后,把六国的文字全部废除,以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
文化是人们脑子里的一种思想,就是神仙来,也不可能知道你想什么,做不到统一。
我们的文化真正统一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强行推行儒家文化,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像法家,道家,阴阳家,兵家,墨家等全部靠边站。
统治者用儒家文化束缚读书人,要做官,你就得学儒家文化,学其他的没有用。
所有想通过读书来做官的人,都只读儒家文化,慢慢儒家文化在我们脑子里根深蒂固,被牢牢束缚思想,是一种愚民政策。
这就是儒家文化统治中国两千年,让天下读书人只读儒家思想,忠君报国,也祸害了两千年。
统一什么都好,就是不能统一文化,统一思想。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就没有了百家争鸣,没有了思想的碰撞,产生不了新的思想,导致近代我们被西方国家摧残一百多年。
就是现在,都还在影响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统一,就是外面的餐馆牌子,都要统一,清一色的。
我们考试的答案,就有一个标准答案,不能有其他想法,有其他想法,就是错误的,只能按标准答案来。
老师在教学中,只教标准答案,你有其他想法,就是坏学生,调皮捣蛋,被请家长。
长此以往,我们就失去想象力,只是一个木偶,按部就班的做,这就是我们近现代出不了伟大的科学家。
统一文化,统一思想误国不浅,我们很多东西都是非黑即白,不能有第三种选择。
比如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难道每个人出生都是善良的,未必,你见过每个出生的小孩吗?确保他们都是善良的吗?那怕有一个不善良,你都不能这么绝对说,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统一文化,统一思想的弊端影响,大概差不多就行,具有不严谨性。
思想需要碰撞,才能产生新的思想,文化需要交流,才能发展壮大。我方观点,文化不需要统一,要允许不同的思想存在,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