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清:族长大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 第50章 界碑会自己跑

第50章 界碑会自己跑

“老爷,赵家庄到了。”

车外马夫的声音传来。

包不平却只感觉马夫是不是老眼昏花了,他来赵家庄还算勤勉,从襄阳府东门出来,到赵家庄的歪脖子下,路程最起码也要一个时辰。

这才走了半个时辰的路不到,怎么就到了?

简直胡说八道。

“老爷,真的到了,难道这路边的界碑还能是假的不成?”

马夫一再强调的声音,让包不平只能是半信半疑掀开帘布下了车来,欲亲自查看一番。想着如果走错了路的话,那可糟糕了。

那雕刻有‘赵家庄’三子的墓碑,矗立眼前让包不平感觉自已的脑子混乱了。

出门的时候明明看过时间。

抓了抓脑壳的包不平上前仔细端详界碑,这界碑表面有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还有青苔附着于背面,绝对不是新产出的石碑。

端详片刻,事实告诉自已,这正是赵家庄子的界碑,不会错的。

“嘶……这是怎么回事?”

刚好路过也有人。

包不平赶忙拦住。

“咿,这界碑我记得明明昨天还在俺家门口不远处,距离这里一公里的地方,怎么一夜过去,又被人偷偷搬这么远了?”

老农抓后脑勺的一句话,让包不平当即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身为官员,深知大清律法的他询问道老农。

“按照大清律法,私自挪动界碑可是犯罪。

要是都这么瞎胡闹,随意搬动界碑,那大清的区域划分岂不得乱作一团?!

难道你们襄阳府的父母官都不管的吗?!”

“老爷,法不责众知道不!

人人都搬!

越办越远!

先前官府逮了一个人,还是有人搬!

逮十个人,还是有人搬!

逮一百个人,还是有人搬!

这界碑每夜都在移动!

最后官府都管不了了,便成了现在整个样子。”

包佩佩更好奇,他抢在父亲包不平前,惊讶问道:“为什么?一块石头而已,为什么都要搬?”

“切,还不是想成为赵家庄子 人?

你们一定是外地人吧,竟然不知道这个。”

“成为赵家庄大人,那说出去都是带光芒的。

生意人做生意也会好做很多。

人家听到是赵家庄的人,都会心中多出几分尊敬,都会认为赵家庄的人是不缺钱的主。

都会觉得从哪个富裕地方出来的人,身份规格都比普通人高!

就像京城的北京人一个道理。

不过,在咱们这边,北京人在赵家庄人面前,那就是这个。”

老汉比划了一下小拇指。

连商标其能够得以极了。

临走之前,在老坐上班车,要扬下辫子打在六屁股的那最后一刹那,还不忘大声的向包不平父女大声的嚷嚷留下一句道:

“从昨天开始,俺也是赵家庄的人了!”

老汉笑的皱纹咧到耳根,泛黄的板牙外露。

留下的只有呆在原地互相看看的包不平还有女儿包佩佩。

显然,发生的这件事,超出了包不平的认知范围。

他知道赵家庄好,一直都知道,可万万没想到,已经好到这个地步了。

看来……给自已女儿这桩婚事,绝对是正确的。

一路柏油路走到赵家庄子口,这是包佩佩第一来到赵家庄,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赵家庄。

以前他在家里的饭桌上,从父亲嘴里听到的最多的词语就是“赵家庄”三个字。

如今远闻不如一见,一见便是惊掉下巴的存在。

这里哪里还是村庄。

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村庄模样来。

没有低矮的土房子,没有脏乱差,没有一个个双眸无神,骨瘦如柴的村民,更没有尘土漫天,这和自已记忆中的村庄有太多太多的不同。

这里井然有序,建筑整齐,干净洁白。

即便此前听到过太多爹爹口中对于赵家庄的描述,有了些心里准备,如今见到还是这般让她成为了一个没有见过失世面的呆呆痴女。

“爹爹爹,这就是路灯吧,亮如白昼,比一百个蜡烛点燃在一起,还要亮。”

“路灯下面埋着有一根银丝导电……连接河边的水车?”

“这是广场喇叭?”

“还有……自行车!”

广场上,有两个穿着开裆裤的孩童,骑着三轮的自行车在广场上驰骋。

这是给不会学车的人提供的特殊自行车,在自行车的后面车轮两边,支撑着小车轮。

“走吧。”

包不平来这里来的多了,对于所有的一切都见识过,自知女儿如此喜欢, 他当即答应买上一辆,不过还是得立刻跟着他去族长赵廉家一趟,去对方的家里,把这失去的婚姻和再缔结起来。

其实升官之后,他也算是看清楚了。

官场上靠谁都没用。

你给上面的大人送银子,那有的是人给宋银子。

你给贴冷屁股,那有的是人上赶着去贴,还贴的比你他娘的要好得多!

想巴结都巴结不上。

自身有没有价值和能力,这知府的位置是能坐上都全是赵廉兄的功劳。

日后要想在往上升上一升,还得是靠赵廉。

幸亏赵廉不是官场中的一员,不然凭借他的脑子和能力,升官之路一定会平坦很多。

至少要比自已更加平步青云。都说官场难,那是对于没实力没背景没城府的人来说。

幸好,幸好赵廉没有功名,做不了官员。

只要搂住他这棵大树,自已一定还能够再上一层楼。

如今也算是看明白了,赵廉就是自已背后最大的推手,自已只能指望赵廉。

所以,女儿必须婚嫁!

赵廉兄没有儿子。

他最看重的族中子弟,就相当于是半个儿子的存在。

从这一点能出发。

这个赵小翔对赵廉用处最大,嫁给他,是最为明治的选择。

况且,小伙长的也是不差,只是儿时吃的差贫瘠了些,长相瘦削,看似无力单薄。

养一养就好了。

赵廉府邸。

聚集的十多人,一个个雍容华贵,对着敞开的大门内,翘首以盼,就好像里面有刚刚出浴的白花花姑娘。

包不平并不能直接走过去,因为这其中很多人,他还认识,个别人挺熟的。

毕竟在这襄阳郡地界上当了有十年的知县,对于这个地面上的达官显贵乡绅士族,都有过金钱上的交易。

一来二去不熟悉是真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