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一再强调,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绝不是某一家某一个人的天下,是为‘天下为公’。
文章署名为佚名,但大家都知道京都日报,就是原来的朝廷邸报演变而来的报纸,这篇文章,也意味着是朝廷,或者说是皇帝贾琮的意思。
此文一出,天下沸沸扬扬,绝大多数的人,自然还是鼎力支持的,毕竟作为普罗大众,能够保证得到公平的待遇,所有人获得同等的社会资源,自然再好不过。
唯有那些正处于顶端的人,看后只觉得如芒在背,十分难受。
正如贾琮所言,谁也不想眼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谁也不会嫌自己的钱多了。
挣一百万,还想一千万、一个亿,甚至更多更多…
贾琮的意思很明显,你们这些最开始富庶起来的一批人,也该知足了,该将利益让给还没富庶的人。
同时,那些从大众手中挣来钱财的企业和产业,有责任和义务回馈社会和大众,要承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财。
文章中也明确提出,如果有企业只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财,那这家企业完全就是和大家的利益相反的。
天下为公的同时,也意味着,所有人共同进步。
……
京城一家新式茶楼中。
两个富商,正坐在窗前,一边饮茶,一边说着话。
“陈兄,你可看了报纸上的文章?”
“自然看了,郑兄,你怎么看呐?”
郑姓富商轻叹:
“今上这么弄,是在撅上层的根啊,也不知这些官老爷愿不愿让步?”
陈姓富商则道:
“今上的本意是好的,这么一来,大家都能富起来,也不会再有穷人。”
郑姓富商却道:“这么做未必是好事,大家都富了,谁来干苦力活呢?”
“另外,人性皆贪,谁敢保证,后富的人就能保持收敛?到时候,还不是和现在一样?”
陈姓富商轻叹:
“唉……这就不知道今上是怎么考量了。”
“说起来,如今这个世道,比之前朝已经好太多太多了。”
郑姓富商对此倒也认同:
“是啊,自从今上登基以来,咱们这些人都变得更好过日子里,虽说人力成本在增加,但大家日子过得还挺好,资产也在变多。”
“只是……眼下这篇文章一出,咱们的好日子怕是到头了。”
陈姓富商则摆手:
“郑兄别这么沮丧,依我看来,咱们这样的,应该不会受多大影响,大不了生意停摆不做了就是。”
“我想着,郑兄你也有着百万家资,一家人不必忧愁吃穿。”
郑姓富商则道:
“眼下确实是吃穿不愁,可总归担心老了,而且我儿子也不成器,不多挣点,还不知未来如何。”
这陈姓富商接话:
“儿孙自有儿孙福,郑兄你考虑得太多了,若真能做到公平分配,此后咱们的子孙,不必像咱们一样累死累活的。”
郑姓富商听了,跟着微微点头。
像这样的对话,在京城中随处可见,社会快速的发展,造就了不少富人,而这一批人,也是最担心朝廷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