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切,都是眼前的夫君给他带来的。
目光落到贾琮身上时,见贾琮竟然已经眯眼睡了。
薛宝钗准备亲自搀扶他上床休息,没想到刚碰贾琮,他就醒了:
“怎么了?”
薛宝钗轻道:“夫君太累了,妾扶你上床去休息。”
贾琮抹了抹脸:“这个点是该休息了。”
说着,主动拉着薛宝钗入了龙帐中。
……
次日。
“父皇,儿臣想和巧姐姐一样,去基本历练,这次安南人欺人太甚,儿臣也想去看看安南人怎么被打服的。”
贾琮正在处理一些政务,就见贾盛烨前来请示。
随着贾盛烨年龄增长,贾琮也会教他处理一些政务,一些国事,也不对他隐瞒。
听了这话,贾琮盯着他看了看,见他年轻地过分的脸上,显露着几分坚毅和沉稳,不由笑问:
“你可知,当年你父皇我,多少岁去当的京县县衙小吏?”
贾盛烨回道:
“儿臣知道,父皇您是十二岁去的京县当小吏,儿臣今年也虚岁十二,既然当年父皇能够做到,儿臣也一样可以做到!”
贾琮听了,颇为:
“嗯,不愧是我儿子,不过,打仗可不是儿戏,军队中的生活颇为艰苦,你能适应吗?”
“一旦去了,就得做出成绩来,中途放弃可不行,你可想清楚了?”
贾盛烨坚定回道:“父皇,儿臣想清楚了,在这里,虽有父皇的教导,可终究是纸上谈兵,儿臣愿去积攒经验。”
这话让贾琮听得颇为满意,一个明君,经历各种考验,方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断。
战火的洗礼,也能让贾盛烨更为快速的成长,或许两三年之后,贾盛烨能够有质的变化。
沉默了一会后,说道:
“好,镇答应你,不过,我这一关,你算是过了,还有一关最艰难的,就是你母后那里。”
“如果你能说服你母后,朕就立即安排你去南海水师!”
贾盛烨听后,颇为高兴:
“多谢父皇成全,既然父皇都答应了,儿臣想来,母后也一定会答应。”
贾琮却笑着摇头:
“你可别高兴太早了,你母后向来有主见,你想说服她,怕是不容易。”
贾盛烨却道:“父皇,您放心,儿臣一定说服母后。”
说罢,便行礼告辞,去见薛宝钗了。
贾琮则微微摇头,薛宝钗虽在大事上不会迷糊,可贾盛烨是她亲儿子,薛宝钗定是不想贾盛烨去战场上冒险的。
如今的水师战船上,可是装了大炮的,比之冷兵器时代,要危险多了。
…
也正如贾琮猜测的那样,向来通情达理,开明大度的薛宝钗,在这件事情上,突然变得谨慎和严苛起来。
“不行,你才多大,去那么危险的战场能学到什么?”
淑月宫中,薛宝钗满脸严厉,看着贾盛烨质疑。
贾盛烨也是没想到,薛宝钗的反应如此激烈,低头说道:
“母后,儿臣只在后方观摩,不会去前线的,而且父皇也答应儿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