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巧姐摆手:“不必了,我自己去就行,你才回来,就不用跟着我劳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说罢,便离开了。
目送贾巧姐远处,这村干事自言自语道:
“还真是能够说到做到,希望她能给咱们村带来好运。”
话音刚落,就见葛东民走来:
“游喜,你一个人在这里嘀嘀咕咕做什么?”
名为游喜的村干事吓了一跳,忙回道:
“村长,我刚见贾执事去乡里,有感而发,胡说了几句。”
葛东民脸色微变:“贾执事去乡里了?做什么?”
游喜也不隐瞒,将贾巧姐去乡里的缘故都说了出来。
葛东民记得佟常的叮嘱,变得有些不安:
“哎呀,你怎么不拦着她啊?”
游喜道:
“村长,贾执事不过是去乡里而已,您别担心了。”
葛东民瞪他一眼:“你小子懂什么!”
说着,回理事会公房,等待贾巧姐回来,心里也祈祷着贾巧姐不要出事才好。
……
正阳乡。
一处小镇落,随着贾琮将各级政府的名义都定下,正阳乡也有了官府的存在,叫做乡衙,是县衙的下级。
设有知乡、乡治、乡案等官员,都是八品官员。
贾巧姐走了十几里路,来到乡衙,说明了自己的来历,找到了负责教育的乡教谕。
对于贾巧姐的到来,乡教谕非常不满:
“你们村小要重开的事情,我已经对你们村的游喜说过了,不要乱来,乡里都有统一的政策。”
“况且,如今不是挺好的吗?为何要重开村小?”
贾巧姐据理力争:
“推行义务教育,是皇上指定的国策,每个村都有想对应的学校,我们村重开学校,并无不妥。”
“孩子们每天往返四十里路程,天不亮就要赶路,到家时,天都黑了,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我们村重开村小,有问题吗?”
贾巧姐作为村执事,是为正九品的基层官,而乡教谕也是正九品的官。
因此,对于贾巧姐,乡教谕根本不用客气,当即硬气回道:
“你不用拿国策来压我,这事乡里有政令,你若不服气,可以去找乡里的大人。”
“我还有公务要忙,你赶紧哪来的,回哪去吧。”
说着,便让人将贾巧姐请了出来。
贾巧姐满脸愤慨,又来找正阳乡的知乡郭发文,也就是乡里最大的官。
对此,郭发文只是轻飘飘的一番话:
“贾执事,不是本官不帮你,乡里如今有学校,各个村庄就不用再开设村小了,另外,你的任务是做好村里的工作,这些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贾巧姐作为他的下级,虽据理力争,可最终也显得颇为无奈。
走出乡衙,贾巧姐满脸沮丧,她没想到,在基层,竟然如此的困难,她不过是想做一件好事而已,为何这么难?
思索了好一会,贾巧姐想到村里的那些孩子,她不打算放弃,既然乡里说不通,那就去县里,总能说得通。
当下,便准备先找个地方解决吃饭问题,再去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