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回到皇宫后,立即召见大臣们,商议解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事关民生,贾琮都比较重视,众多大臣们,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经过几次研讨会议,最终定下了一个章程,加大基础建设,让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如此,不仅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可以加快社会建设,从而让普罗大众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
教育方面,已经从原来的三年义务教育,增加到了六年的义务教育,基本覆盖了全国九成以上的孩子,等这些孩子长大,基本都能够识字写字。
医疗方面,建设公立大型医院,有些一些药材做到不需要百姓付钱,大病则由国家报销部分。
基础设施方面,各地的官道都得以扩建,以及一些县域内部的道路,都得到了改善。
那些建不起房的,都是由政府帮着建设,因此时劳力过剩,加之物价都不高,因此建设房屋的成本并不高。
国库的资金,都科学化分配于各方面,军队的装备,也都进行了改进,尤其是三大水师,千料战船都已经成了标配,在周围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对此,贾琮也颇为满意,同时准备筹划由各个阶层组成的大会。
……
夜晚。
贾巧姐爬在窗台前,望着某处发愣。
殿内静悄悄的,十分安静。
“怎么?还闷闷不乐?”
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贾琮的声音,贾巧姐下意识惊醒。
立马起身,低头给贾琮行礼:
“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她的语气不满意,贾琮如何不明她的心思,提了一张椅子在她面前坐下,又笑着说:
“坐吧。”
贾巧姐偷偷看他一眼,坐下了,不过依旧低着头,也不回应。
贾琮轻叹:
“转眼间,你都十来岁了,三叔我也三十出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贾巧姐听得心颤,下意识抬头看着贾琮,回想起自己五六岁时,和贾琮渡过的那些夜晚,一时间满心羞愧:
“对不起,三叔…”
看着她悔悟的样子,贾琮摆手:
“不必如此,人总会长大,也总会有各种变化,你不必因为以前我对你关照,而感到内疚。”
“倘若你事事都顺从我们,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那才说明,我是失败的,现在的你挺好,说明你在女校里是真的学到了一些东西。”
贾巧姐越发惭愧,起身跪地:
“对不起,三叔,我竟鬼迷心窍,对您不敬……”
贾琮摆手:
“快起来,地下凉,你作为新式的女学生,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
“我也有错,不该太过于敏感,你宝钗姨母说的对,就算你真的嫁给了陈崇杰,也没什么大不了。”
贾巧姐听得感触,抹着么眼泪问道:
“三叔,您同意了么?”
贾琮正色看着她:
“巧姐,我一开始严厉反对,是因为我发现,你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不过后来,我发现,正因如此,才会让你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外人来往。”
“不过,你要记住,门当户对,可不是表面难么简单,这还包括三观上的当对。”
“倘若你真的愿意和陈崇杰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你能忍受没人服侍你,没有干净卫生的环境,那我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