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要不要送巧姐去女校读书,王熙凤拿不准主意,最终还是让贾琮来做主。
毕竟巧姐也是贾琮的亲侄女,另外,也是贾琮将巧姐带到身边,才有如今的情况。
而贾琮自然更希望贾巧姐能够成为新时代女性的表率,既然王熙凤将主导权交到自己手上,便笑着说道:
“若凤姐姐信得过我,就让她去读女校,我保证此后她会有大的变化,待学有所成,定能和兰哥儿一样,替我分忧!”
听了这话,王熙凤满心欢喜,娇笑着接话:
“若是如此,那再好不过,一切依三爷的意思办就是。”
说着,有看向贾巧姐,示意她向贾琮表示答谢。
贾巧姐如今也十一二岁了,因家中巨变,让她极为懂事,有着完全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
见自己母亲示意,当即会意,给贾琮福礼:
“侄女定好好学习,报答三叔恩德,不负三叔的教诲。”
贾琮看着她,有些感慨,这些年,眼看着贾巧姐从五六岁的年纪,到如今十来岁,可以说是看着她长大。
也不愧是位列十二金钗中的一个,贾巧姐的懂事,让贾琮颇为心疼。
好在如今王熙凤回来,她也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家庭环境,贾琮相信,贾巧姐在新式女校中,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其实贾琮倒没有想过,需要贾巧姐真的替自己做什么,更希望作为他的亲侄女,能够成为打破封建礼教的表率,这才是贾琮所需要。
夜晚。
芙蓉帐内。
感受到薛宝钗情绪有些波动,贾琮轻轻询问:
“好姐姐,怎么了?”
薛宝钗靠在他怀中,轻道:
“夫君,看到兰哥儿成了状元,巧姐儿要去读女校了,我……”
说到这里,竟不知该怎么继续往下去说了。
贾琮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什么,轻轻抱着她,低声安抚:
“姐姐莫急,我相信,该来的时候,总归是会来的。”
薛宝钗抬眸凝视他:
“夫君,以前你说还未安稳,孩子生下来,也是跟着咱们受罪,如今荣府早没了,夫君也成了王上,三路大军南下,不久的将来,夫君必将一统天下。”
“这时候,咱们的孩子也该降世了吧……”
说到这里,竟带着一丝丝的幽怨情绪。
贾琮心疼不已,紧紧抱着她,以薛宝钗的性子,可是很难听她抱怨什么的,可见这件事情,已经快成她的一个心病了。
可是生孩子这件事情,有时候真得讲究缘分,有的人努力调理身体,虔诚拜佛求菩萨,也未必能够求来一儿半女,而有的人却随时都能生。
贾琮也一直在努力,可是四个妻妾,到现在都没动静。
如果说某一个没动静也罢,偏偏四人都没有,让贾琮不得不联想,是不是自己身体有问题。
迟疑好一会,轻道:
“明日,我去找太医诊断一下身子。”
这下反而让薛宝钗安抚起他来:
“夫君的身子定没问题的,不必担心,你每日要处理众多公务,千万别因此事而分心劳神。”
贾琮却正色道:
“后代也是一个王朝的坚实基础,这事不算是私事,倒是姐姐你,放宽心些,若咱们都没问题,迟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