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后方能够稳定,才能稳住前线的战局,打仗拼的是勇猛,更拼的是经济实力。
因此,贾琮虽然在对外扩张,但也不忘对自己占领的区域中推行一系列新政。
而作为妻子的薛宝钗,眼看着京城再次恢复以往的繁荣,只觉得十分骄傲和安心。
荣国府里的事情,有王熙凤帮着照看,薛宝钗倒不用过多过问,便帮着贾琮处理外头的一些事情。
也随着贾琮彻底稳住统治,荣国府越发显得尊贵了,四周早被护卫给保护了起来,只因时不时有百姓来到这里跪谢,有的还带了不少礼物。
对此,薛宝钗吩咐人好生招待这些人,越是如此,越发让贾琮得百姓拥护了。
其中不少百姓,干脆将自己的女儿送到荣国府来,只求能够服侍贾琮和府中的主子。
薛宝钗明白,若轻易接纳这些因感激或仰慕之情而送来的女子为丫鬟,不仅可能违背了贾琮的初衷,更可能让这些女子及其家庭陷入另一种形式的不公与束缚之中。
更严重的,反而会让贾琮的名声遭到反噬。
于是,薛宝钗让人在外头贴上公告,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百姓厚爱的感激之情,明确表示:
“吾等虽蒙诸位错爱,然府中丫鬟之职,非买卖可得,亦非恩赐可予。”
“若诸位有女,当视为珍宝,悉心教养,使其能自立于世,而非依附他人,吾等愿与百姓共谋福祉,但求心安理得,不负众望。”
这告示不贴还好,一经张贴,反而越发让更多的人将女儿送来了。
薛宝钗也没想到,这告示反而起了反作用。
一时间有些不解,忙让人去打听缘故。
原来,这告示上说,应该让女儿家自立,言辞恳切,不少人便觉得,不如将女儿送来的荣国府自立,或许只听一听薛宝钗这个准皇后娘娘的教导也是好的。
听了这个缘由,薛宝钗哭笑不得,早知如此,她就不该让人贴这告示了。
如今告示已经贴出去了,自然没道理再撤下来。
这日,待贾琮回来时,薛宝钗便对他说起此事。
“……夫君,都怪我自作主张,反而没弄出更多的问题来。”
说到最后,带着几分自责。
贾琮却拉着她的手,轻轻握了握,笑着说道:
“姐姐做得没问题,这些事情,姐姐自然可以主张,不要怕出问题,毕竟,咱们都不是神仙,预料不到未来的发展。”
“现在出现问题,那咱们就解决问题就是。”
薛宝钗听得感动,嘴角嗫嚅着:
“多谢夫君……妾,还不知该怎么解决呢。”
贾琮思索一下,说道:
“其实也好办,他们不是想让女儿自立嘛?那就创办一个女子学院,教导女工、医学等,女子也可以参与的专业。”
薛宝钗有些迟疑:
“妾能够理解女工,可学医是做什么?”
贾琮说道:
“目前的大夫多为男大夫,很少有女大夫,其中却有妇科一道,若能多一些女大夫,自然更为妥当。”
“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余的工作,都可以胜任,将是未来的一大力量。”
“不过,就看这些父母,愿不愿意抛开世俗的眼光,让自己的女儿上学了。”
薛宝钗虽然也支持贾琮的说法,但同样的,她也比较担心,因为礼教的缘故,女子基本走不出家门,想要创办女子学院,怕是很难。
贾琮见她不说话,又笑着说:
“没办成也无妨的,只管先这么说着,府上就不会有人再送女儿来了。”
薛宝钗听了,微微颔首。
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