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一番话,让众姐妹听得也很感慨,一起劝慰起她来。
只听贾探春说道:
“凤姐姐,以前府中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说实在的,我们都挺佩服你,若不是老太太拿出贴己钱来,府里早就揭不开锅了。”
“可你在管家时,从未短过大家吃穿、月钱等,就这一点,我们就认你!”
听了这话,王熙凤眼中含泪,哆嗦着说:
“好…有你这话,当初我受这委屈,也值了。”
薛宝钗笑着安抚:“好了,凤姐姐,这事就这么定了,此后这府里任旧是你这个少奶奶管家,谁敢不听你的,只管罚他就是!”
此前,薛宝钗问过贾琮,怎么安置王熙凤,贾琮见王熙凤变化挺大,知道这几年的牢狱生活,让王熙凤彻底有了改变。
因此,便对薛宝钗说,如果王熙凤想带巧姐回金陵,就派人护送她们回金陵去。
如果王熙凤愿意留在京城,就让她住进荣国府里,反正这里以前也是她们的家。
眼下正值军阀割据混战的时候,各地兵荒马乱,王熙凤自然不敢带贾巧姐回金陵的。
薛宝钗也知道,王熙凤还是很有才能,坐牢几年,如今幡然醒悟,让她来维持荣国府的日常开支,自然不成问题。
反正府中就她们这几个主子了,以王熙凤的才能绰绰有余的。
而听到薛宝钗如此信任自己,王熙凤感触不已,抹着眼泪,恭敬给薛宝钗福礼:
“既然娘娘信任我,那我就接下,定不负娘娘的重托。”
薛宝钗听她称呼自己为‘娘娘’,脸色霎时涨红,忙摆手:
“凤姐姐说笑了,我是什么娘娘。”
王熙凤却道:
“现在谁不知三爷的本事,他才多大,我想此后,这天下定是他的,你自然也是娘娘了。”
这话说到薛宝钗心坎里了,一时满脸通红,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抿嘴笑着说:
“若是真去凤姐姐你说的这样,让夫君也封你一个娘娘。”
王熙凤当即嗔了她几句,一屋子众人都笑了起来。
说笑了好一会,贾惜春问道:
“宝姐姐,三哥哥在外头做什么呢?他何时回来?”
薛宝钗听后,收起笑容,询问丫鬟什么时辰,这才说道:
“眼下各地反王尽起,夫君他在盯着这事,什么时候回来也不好说,毕竟战事随时都可能发生改变。”
听了这话,贾惜春忙祈祷:
“希望三哥哥能够平安。”
其余姐妹见此,都跟着给贾琮祈祷起来。
王熙凤也跟着祈祷一番,又说道:
“既然大家都想替三爷祈福,不如在家里立个菩萨像,每天都拜一拜。”
这个提议,得到了薛宝钗的支持,如果祈福能够保佑贾琮,再大的菩萨像,她都愿意立。
这时候,也没人再提贾宝玉了,或许也是因为她们都听说贾宝玉成了太监,后来又剃度出家了。
太监当和尚的事情,也是头一次耳闻,因此姐妹们逐渐选择遗忘这样一个人,就当他从未出现过。
……
夜晚。
平儿徘徊在游廊上,想进一个院子中,却又不好意思进。
“奶奶,平娘娘在外头站着好一会了,像是想进来,又不敢呢。”
在院子中,有丫鬟来通禀王熙凤。
王熙凤这时正和贾巧姐说话,听了这话颇为惊讶,贾巧姐则立马起身:
“平儿娘来了?我去接她进来。”
王熙凤脸色一厉:
“巧姐,你胡说什么,那是平娘娘,什么平儿娘!”
贾巧姐愣了一下,低头认错:
“是,我知错了。”
王熙凤拉着她的手,轻轻握了握:
“去吧,请平娘娘进来,态度恭敬些,知道吗?”
贾巧姐重重点头,便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