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和豫州交界处,谢浔率领着上百人,朝着东面奔袭。
看他们身上盔甲已经染成了暗红色,打出的旗帜也破破烂烂,看样子是仓皇而逃。
谢浔此时十分惊忧,秦川一地的反贼,比他想象的要厉害得多。
朝廷调集各地了大约五万大军前往秦川镇压造反,却因各路大军各怀鬼胎,加之秦川反贼头目陈子礼利用了这一点,将他们各个击破。
这场战到现在已经打了一年了,谢浔原本统帅的一万京营士兵,到眼下就只剩身边这上百残兵了。
在他们身后,还有一支数千反贼的队伍,正朝他们追杀而来。
一时间,谢浔充满了迷茫和绝望。
眼看着就要踏入豫州境内,谢浔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同时,如果将反贼引入豫州境内,会不会引起连锁反应。
“将军,前面是函谷关,咱们有救了!”
突然间,有士兵指着前方一个关隘,惊呼。
谢浔抬眼看去,确实是函谷关,位于山谷之中的一个天然关隘,也是关中平原进入中原腹地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
“快,入关!”
谢浔当即大喝一声,整个人都显得有十分兴奋起来,似乎看到了希望。
然而,当他们来到关下亮明身份时,关上的守军却以长官命令为由,并不放他们进关。
说起来也不怪豫州境内军官如此下令,只因秦川反贼闹得厉害,府城都被攻破了,生怕反贼们闯入豫州境内来,于是下令各关隘,不放任何人进入。
“看清楚,本将军乃京营参将谢浔,命令你们,立即开关!”
谢浔气得不行,拿出了自己的腰牌展示给他们看。
得到的只是冷然回应:
“不管你是谁,没有上头的指示,我们绝不放行!”
谢浔听了,气呼呼地瞪大眼睛。
这时,西面传来马蹄声,谢浔知道,是反贼队伍追来了,只能咬牙,领着自己的人绕行。
一路来到一个村落,谢浔他们可谓是人困马乏,只能暂时在这里先停留安顿一下。
一面派人去向村民讨要一点吃的,一面派人去查探反贼队伍如何了。
没一会,就有探子回报:
“启禀将军,反贼正攻打函谷关!”
谢浔听了,脸色一变,看来这反贼终究是要进入豫州境内了。
“再探!”
迟疑片刻,谢浔挥手,让探子继续去打探。
“将军,吃点东西吧。”
这时,作为亲兵的李北拿来了吃的递到谢浔面前,是几个面团。
谢浔接过,颇为惊讶:“你们没有强迫村民吧?”
李北回道:
“将军放心,我们都是正常讨要,他们听说我们是官兵,就给了咱们这些。”
谢浔听了,微微轻叹:
“百姓们终究还是善良,若非逼不得已,他们也不会跟着造反。”
李北则道:
“将军,我听说这个陈子礼原本还是个官,是巡检司的巡检,县衙好久都没给他发俸禄了,这才反了,没想到,一下子竟让他闹得这么大。”
谢浔一边吃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