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贾琮遇到了危险,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都赶来搭救,足以可见,贾琮在民间民望之深厚。
对此,贾琮也十分满意,借助这次机会,试出了自己的民望到底如何。
八里沟和钱家庄的人,这时候才真正见识到,贾琮的厉害所在,看着周围众多的村民,他们这这些人哪里还敢大声说话,一时都变得老实巴交起来。
“多谢诸位父老乡亲,我没事,大家不必担心,有劳各位来此,我记在心上,此后必有回报。”
听了贾琮这话,当即有赶来的村民回道:
“陈大人不用这么说,我想着,大人您定是办差,也是替咱们办事,这都是应该做的。”
说话间,有人询问贾琮,到底怎么回事。
贾琮也不隐瞒,将八里沟和钱家庄争水的事情说了出来。
一听这个缘由,大家都释然了,难怪贾琮会被围住了,眼下老天爷不下雨,为了争水源打架,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还是有人批评起八里沟和钱家庄的人来:
“陈大人可是青天大老爷,其他人说的话,你们不听可以,陈大人的话,你们还不信么?”
“就是,我敢相信陈大人一定会给你们想出最公正的办法。”
“……”
这些村民里也有不少是小河下游的,听闻贾琮要解决水源分配的事情,纷纷站出来求贾琮给个公正的方案,让大家都有水用。
八里沟和钱家庄人多势众,背后还有权贵,处于更下游的村民,自然是不敢跟他们争的。
如今贾琮在此,他们瞬间就敢说话了,只因他们相信,贾琮一定会给他们争取到合适的利益。
而贾琮也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当场立下了一些规定,同时让沿途村落的保甲或是民望高的人,共同签下一个条约。
如果哪个村子反悔了,违背了条约中的规定,就是公敌,人人都可以来官府告他们,也再不能分到一点水。
这个条约一出,不论是八里沟还是钱家庄的人,都不吱声了,此后他们若是敢乱来,都不用官府出动,自然会成为其他村民鄙夷唾骂的目标。
同时,也让他们两方都比较满意,毕竟这么一来,谁也别想占什么便宜了。
随着条约签订,各方都比较满意,陆陆续续结伴离开了。
不少赶来搭救贾琮的村民,还邀请贾琮去自己家里做客,贾琮委婉拒绝,并且提醒他们,如今旱灾出现,得多注意自己家的情况,若有难处尽管来找他。
听贾琮这么说,不少村民感动不已,甚至还有人抹着眼泪和贾琮拜别。
在不远处看到这一幕的保宁侯曹铮满是惊叹,贾琮不仅化解了一场械斗,还顺带将争水的事情彻底解决了。
甚至于,村民们对贾琮的爱戴,就如对待亲人长辈一样,实在是超出了曹铮的认知。
“能得百姓如此爱戴的官员,真是少之又少,若整个京畿道的百姓对他都是如此敬重,那真是不敢想象…”
曹铮在心里暗暗想着,得民心者得天下,倘若贾琮真有野心,这天下对贾琮来说,简直是唾手可得啊!
想到这里,曹铮眼神闪烁。
眼见贾琮也准备离开,便骑马走了过去。
“哈哈……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陈大人刚刚所为,真是令本侯大开眼界了!”
贾琮微微一惊,先看了曹铮一眼,弓腰回道:
“侯爷谬赞,恕下官眼拙,不知侯爷是哪家贵侯?”
曹铮下马,来到他面前,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