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家庄的村民来说,贾琮就如再造父母,恩比天高,在公审结束后,一起跪地给贾琮和颜青山磕头。
贾琮二人忙叫衙差扶他们起来,又说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希望此后田地归还后,他们可以好好过日子。
其实贾琮知道,没了北静郡王府,还会有其他的权贵人家来霸占民田,这是历史趋势,无法阻拦。
可能过不了多久,李家庄的田地,依旧会被某个权贵霸占了去。
说了好一会,贾琮和颜青山才离开。
来到颜青山公廨后,颜青山轻叹:
“希望皇上能够迫使北静郡王府归还田地,不然咱们县衙这个判罚就是笑话了。”
贾琮则想到什么,提醒道:
“大人,此前内阁下发了一个命令,让各地严查权贵霸占民田的事情,这件事情,自然是典型案例,大人可将案件整理好,提交上去。”
“如此一来,至少农田一定要归还了,至于北静郡王府的恶人会不会遭罪,就得看皇上的意思了。”
颜青山听了,眼神一闪:
“好,我差点忘了还有这回事,陈兄,此案还是由你来题名最好。”
贾琮愣了一下,旋即弓腰感谢:
“多谢大人。”
颜青山笑着摆手:
“这算什么,我早说过,要帮你立功的,此前你力劝数万百姓离开,又有重判北静郡王府的功劳,接任我这个县令位置,想必再无人敢质疑了。”
贾琮对此却不怎么乐观,正因为这些,不知多少盯着他,上次劝走百姓的事情,他算是扫了众多朝中大臣的脸面,如果听闻他要接任县令的位置,怕是有人要立马跳出来反对了。
转念一想,贾琮也释然了,按照他最初的想法,当个小吏就足够了,如今能成为官,已经是超额完成目标了。
更别说,他也没有立志在官场中混下去,眼看着本朝已经是风雨飘摇的阶段,就差一场导火索,便会陷入四分五裂的情况,当不当这个县令都无所谓了。
当然,能够升官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实在无法升任也不必放在心上。
随着贾琮题名的案卷达到内阁,此事到底怎么解决,就成了朝中大臣们要考虑得问题。
因涉及到了郡王府,内阁大臣们,也只能上报给建兴帝听,由建兴帝来决断。
内阁大臣们给出了两种处置意见,其一认为万平县衙太过,至于归还田地就行,其余的不必再论。
另一个则是认为万平县衙判决的非常好,就还严惩北静郡王府。
建兴帝此时也已经得知了城中百姓对此事的议论,自然更加站在弱势的百姓一方。
况且,万平县衙已经查清楚了北静郡王府犯罪的事实,按照律法来说,也该支持万平县衙的判决。
不过,建兴帝并没有急着表态,似乎还在等着什么,将此事暂时搁置了。
……
忠顺王府。
一间书房里,见忠顺王端坐书桌之后,沉声说道:
“水溶真是出了一昏招,这个时候,竟想着派人去灭口,他莫非以为,别人就只知道他们郡王府霸占李家庄的田地?”
下首坐着的仇豹恭维道:
“王爷所言极是,水溶真是蠢到家了,这时候派人去灭口,大家肯定怀疑是他做的,更别说,他以为灭了李家庄就没事了?还有陈家庄、王家庄的人等着他呢!”
忠顺王微微撇嘴,又说道:
“只是令本王没想到的是,他竟然知道安排一些强盗土匪去,这些人从哪来?”
“更让本王没想到的是,陈综竟然提前察觉到了,保下了李家庄的人,让他平白又得了不少名望。”
仇豹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