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达楼一间客房中,贾琮化身闻达楼的朝奉,静静等待崇王出现。
既然宋氏和崇王要找的人十分吻合,他自然就可以和崇王接触了。
不多时,门外传来于总管请示:
“大人,客人来了。”
贾琮听了,起身回道:“进来吧。”
房门打开了,只见于总管领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公子走了进来。
见这年轻公子面白偏瘦,头顶白银束冠,一身白色织针锦缎长衣,一举一动,都颇有章法,显得很有修养,似乎还带着一丝贵气。
于总管给他介绍贾琮:
“崇公子,这位就是咱们闻达楼的朝奉陈大人。”
贾琮听了,微微挑眉,心想着这崇王还真是不怕暴露自己的身份,竟然直接用崇公子作为自己的名号。
“陈综见过崇公子。”
表面上,贾琮还是客气拱手。
崇王听了,仔细回想什么,半晌,才惊疑问道:
“陈综?你莫非就是此前一人劝退数万百姓围堵皇宫的那个主簿陈综?”
贾琮闻言,面露惭愧说道:
“崇公子说的应该是在下,只是没有崇公子说到那么神,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而已,百姓们离开,和在下关系不大。”
崇王听他承认,不由仔细打量他,眼神发亮,拱手笑道:
“你就不要谦虚了,我亲眼看到当时数万人围在皇宫前,一眼望去都是人头,让我看得头皮发麻。”
“后来,出来几个大臣,却也没能劝走百姓,甚至还有一个大臣当场累倒在地。”
“直到你一出现,百姓们似乎找到了主心骨一样,你说让他们散去,他们真就散去了。”
贾琮无奈苦笑:
“崇公子定是听了别人说笑,我非神人,哪有如此能耐,不过是后来皇上给出了承诺,这才是百姓们离开主要的缘故。”
说罢,客气邀请崇王坐下,又示意于总管上茶来。
崇王满脸兴奋,似乎对贾琮充满了好奇,待于总管上了茶水,退出去后,他便立即说道:
“我听说了陈大人你不少情况,早想一睹陈大人的尊容了,只是陈大人是县衙主簿,平日里又是深入简出,真是难得一见。”
“没想到,竟有幸在这里见到了你!”
说着,脸上充满笑容,带着几分真诚,似乎见到贾琮十分幸运。
贾琮一直在默默观察他,从他的言行举止,不难看出来,崇王是一个涉世不深的皇子。
想必是被保护得很好,几乎没接触过太多阴暗的事情,眼下二十出头的年纪,依旧很纯真。
迟疑片刻,笑着回应:
“崇公子客气了,说起来,在下在此见到崇公子,才是在下的荣幸。”
崇王根本没听出贾琮这话的深意,很是兴奋:
“诶,是我更荣幸一些。”
说话间,崇王才突然想起这里是闻达楼,他来闻达楼的目的。
忙盯着贾琮问:
“对了,陈大人你不是万平县衙主簿么,怎么还是闻达楼的朝奉?”
知道崇王像是一张白纸一样的皇子,贾琮顿时放松下来,也带着几分真诚和他交谈:
“在下和闻达楼的东家有几分交情,特意让在下在闻达楼当个朝奉,其实也就是帮他们做事,如寻人查消息等。”
崇王听了,当即明白了:
“这么说,你这个朝奉,既是挂名管事,又替他们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