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百姓聚集完全没用也不是,至少京畿道百姓,不用加派太多赋税了。”
颜青山听后,不由露出一丝自嘲,微微摇头后,转移话题:
“对了,我听说京畿道境内的县衙,都效仿咱们县衙,办起了收容场,以至于,京城里的流民一下都消失了。”
“此举还得到了皇上的赞许,说是要推广到全天下,同时,大大夸赞了,你这首个提出建收容场的官员。”
贾琮也跟着自嘲:
“大人,你应该知道,建收容场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若非无家可归,谁愿意挤在收容场里?”
“现在倒好了,这反而成了地方官员邀功的政绩,何其可悲可叹啊。”
颜青山再次沉默了。
贾琮跟着沉默了一会,主动转移话题,说起来县衙的一些政务来。
随着二人越发有默契,加上主簿孙甲松和他们也是一条心,万平县衙的一切事物都变得十分通畅,说是政通人和也不为过,就连告官打官司的人都少了很多。
也是因为没有了内斗,上下齐心,政令自然而然就很顺畅,底下人办事,也不同纠结到底听谁的。
说了好一会,贾琮才出颜青山的公廨,回到自己的公房。
“属下见过大人。”
刚到外头,就见赵兴昌迎了上来。
贾琮笑着摆手:
“先生难得回县衙来,辛苦了,快请进去坐。”
自从搭建收容场起,就是赵兴昌在负责,如今也成了万平县衙驻收容场的办事吏目。
平日里,赵兴昌都在收容场里办事,隔几天才回县衙汇报具体工作。
收容场是贾琮提出来搭建的,分管工作自然归贾琮负责,因此,赵兴昌也是向贾琮汇报工作。
来到公房,贾琮让人给赵兴昌上了茶水,二人一边喝茶,一边谈论着一些事情。
“目前收容场里,共接纳了……”
赵兴昌向贾琮汇报了目前收容场的具体人数,以及整个收容场的目前运转的情况。
自从占领了周家庄后,收容场的粮食来源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建兴帝大手一挥,将周家庄的田地都划给了收容场,有了田地,就能够养活人口。
加上贾琮此前提出轻手工业的想法,如今的收容场已经完全可做到自给自足了,甚至其中还有各种商铺,俨然成为了一个小镇,人口也越来越多。
为此,贾琮让赵兴昌成立了收容场治安队,挑选一些青壮,巡逻以保证收容场的安定和谐。
既然是地方民兵,拿把枪啊刀啊之类的武器,也很正常吧?
故而,收容场里,不仅储存多余的粮食,同时还有各种铁器农具,还有熟练的铁匠,随时都可以打造出简单的兵器出来。
赵兴昌早已了解贾琮的主张,明白靠朝廷,救不了天下所有穷苦百姓,唯有拿起武器,重建一个新秩序下的王朝,才有可能让天下穷苦百姓重新富足安定下来。
所以,不论是屯兵还是屯粮、屯生铁等举措,他都坚决执行。
赵兴昌算是一个例子,在京畿道其他县衙搭建的收容场,也都是按照这个路子在慢慢发展。
只是和万平县衙都收容场不同,其他地方的收容场里,很多流民都已经加入了黑池教,是黑池教的教众。
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贾琮自然不敢做得太过,万平县衙的收容场里,皆是真正的流民。
也是因为,看到那些原本只能靠乞讨而生的乞讨者,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地方,甚至吃上了饱饭。
赵兴昌越发坚定认为,贾琮的主张没有任何问题,只有跟着贾琮走,才能让天下所有穷苦百姓过上安稳定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