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突然一句孟浪的话,让薛宝钗听得既惊又羞,忍不住娇嗔了贾琮一眼。
随后又觉得自己不该如此,红着脸低垂头首,也不说话了。
贾琮忙告罪:“姐姐恕罪,是我孟浪了,千万别往心里去。”
薛宝钗抬眸看着他,微微摇头:“没…你不用如此…我只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
说到这,更为羞赧了,忙转移话题:
“我们来这里说了有一会了,该离开了。”
贾琮也明白这些忌讳,于是跟着附和:
“是该离开了。”
说着,准备目送薛宝钗先离开。
薛宝钗倒是有些不舍了,看了看他后,说道:
“上次你教我的办法很奏效,他最近再没来过。”
贾琮怔然片刻,明白她说的是贾宝玉,冷笑:
“姐姐早该这么说了,也免得他像个狗皮膏药一样。”
薛宝钗生怕贾琮误会,忙解释:
“你放心,他很少来见我的,另外,他对其他姐妹也是如此,当不得什么。”
“自从和你有书信来往后,我便更少和他见面说话了。”
贾琮笑着说:“我明白的,有老太太的重视,他便得以在众姐妹中厮混。”
薛宝钗微微叹息一声后,不再多言。
半晌,再看贾琮一眼,福礼离开了。
贾琮目送她离开,薛宝钗偶尔回头,二人虽只是初见,却已如平常见面,平淡言语中见真情。
……
自这日起,贾琮和薛宝钗的往来,不再是书信,或是‘偶遇’,或是让丫鬟充当传声筒。
而县衙这边,目前也没什么事情发生,一切事宜可交给赵兴昌来办,他则在府中以对接为主。
两个老爷,贾赦和贾政向来高高在上,这些具体事务,自然是不管的,全部都交给后辈来做。
贾琮所管的对接,其实就是荣国府这边需要一个人见证监管,或是需要从荣国府这边出力,便可来找贾琮商议,不用再去请示贾赦他们。
贾琮深知贾族上下皆在盯着大观园的修建,都想着从中薅一些好处,故而并不主动去监督,任由他们随便来。
然而,他不去主动监督,倒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三爷,小人发现,有人以次充好。”
一个小厮突然跑来向贾琮揭发。
贾琮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他都没打算认真监管,竟还有人主动来他这里揭举?
要么是想借他之力严惩别人,要么就是别有所图。
沉默片刻,摆手问道:
“说说看,具体怎么回事?”
那小厮恭敬回道:
“三爷,您不知道,赵嬷嬷那两个儿子,管着木料进出的事情,小人亲眼看到,他们对那些明显不好的木料也视而不见,直接放了进去。”
大观园里需要的木料很多,不论是亭台阁楼,还是各种陈设,都需要用到木材。
可想而知,这管木料进出的管事位置,是不可多得的肥差。
贾琮猜想,这小厮背后肯定是某个眼红赵氏兄弟的管事,想借他来严惩他们呢。
或许也是因为,赵嬷嬷已经被撵出去的缘故,那些管事便觉得,赵氏兄弟再没资格拥有这样的肥差。
沉默片刻,贾琮起身说道:
“带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