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器部,曲辕犁,筒车,以及还在研制的农具。”
“纸司,太子殿下有言,改良造纸术,迫在眉睫,这关乎到科举制,义务教育的推行。”
“印刷司,也是如此,到时在廉价的纸上,印刷典籍。”
“至于兵器司,殿下高瞻远瞩,刚刚设立,专门研制各种武器。”
李世民听到兵器司,瞬间想到渭水河畔,父子二人怒斥突厥可汗,
看来这孩子看出来,朕早晚会对突厥用兵,未雨绸缪。
“这么说,工部的作用,朕还远远未看到。”
徐云奏对完成,仰着头,丝毫不在乎同僚们的目光,退回原位。
你们站在我前面又如何,论前景,论对大唐的贡献,我工部才是最屌的。
“陛下,长安工部的工匠,已经足有几千人,这些人都是能工巧匠。”
“我建议,提高工匠地位,科举开办工科,选拔工匠的翘楚之辈。”
谁能相信,工匠也能参加科举,参加属于自己的科举。
立马有大臣出言议论,
“这怎么行,士农工商,提高工匠的地位,那不是乱套了。”
李承乾听着这些人的声音,还是老一套,
为了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为了能统治其他阶级,自私自利,真是可恨。
言语不再客气,指着出言不逊的大臣们,
“若是你们也对大唐有贡献,朝廷也会提高你们的地位。”
“可,你们谁行?”
遮羞布都不给这些官老爷们留,就差明说他们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
“准奏,朕刚说过,有功者,不吝赏赐。”
功臣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更可以是一个阶级。
李承乾行了一礼,这是替大唐工匠,所有默默付出,日夜抡锤子的工匠,感谢李世民。
“若是诸位反对提高工人的地位,想来,我接下来的话,你们更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