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想起来,隋朝就已经出现筒车,爷爷见过也不足为奇,他这个是改进版本。
“此为筒车,可利用水力将水灌入田地,省人力浇灌,若是将河流疏通,甚至能瞬息千亩。”
陈三先看见曲辕犁,又看见筒车,心情一激动,把手里的拐棍扔掉,老头竟然跑了起来,
他儿子在身后急得不行,生怕老头摔倒。
可陈三哪还顾得了这些,一脚踩入凉爽的河流中,才停下脚步,
转身又哭又笑,拍着儿子的手,道:“你们有福,后世子孙有福了啊。”
李渊半敞着衣领,心情很是激荡,如此一来,战乱造成的民生凋敝,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
转头看着孙子李承乾,喃喃自语的道:“孙儿真是我的福星,二郎,二郎啊,其实你比我有福气。”
李承乾却是没有听见,而是带着徐云走到筒车旁边,皱起眉头,
“徐云,将一些缺陷的地方记下来,你们工部负责改造,以后方便推广到各地,
记住,千万不能忽视地势,及时将筒车图纸进行修改,要因地制宜。”
徐云在工部多年,眼睛一亮,心里赞叹,
好一个因地制宜。
殿下对国朝的农业,造诣恐怕超过朝廷官员不知多少,真是让人敬佩。
好圣孙,可旺大唐三代!
农庄内,李渊端着饭碗,一个劲的扒拉,连碗边的米粒都不放过,
“这农家菜真是太香了,怎么会这么好吃,宫里的简直就是猪食,回头朕把他们都赶出去。”
李承乾没有嫌弃老头,这菜当然不是因为好吃,而是李渊干活太累,饿的前胸贴后背,这才能库库干饭。
干饭人,干饭魂,干饭都是人上人!
“再来一碗。”
徐云站在后面,成了无情的打饭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