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历史同人)[武周]问鼎 > 第783章

第783章

刘仁轨干脆将手中的犁铧往地里一立,“得了,你说来听听吧。”

大概是因为自从教导了这个学生之后经历的麻烦事已经够多了吧,他居然觉得,自己已能做到波澜不惊了。

……

“科举糊名?”

李治手握武媚娘送到他面前的这份计划书,面上的惊讶之色毫不掩饰,可在转头对上身旁之人目光的那一刻,他又不难从其中看到了一种近乎于一往无前的决绝,让他意识到,这一次的建议和之前的谏言相比,还要更为认真。

或者说,认真得多。

“陛下不觉得,如今正是您进一步剔除世家,防止他们意图伸手把控皇权的最好机会吗?天下灾情让官员之中空出了不少位置,正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填补上来。”

武媚娘握住了他的手,“若是陛下觉得此举容易招来麻烦与反噬的话——”

“不如由我,以天后之名发起倡议。”

第227章

李治的脸上顿时闪过了一抹意动。

以天后之名提起科举糊名, 在下一次科举取士中,直接将答卷之上的名字籍贯统一隐去,在他听来, 当真是个极有诱惑力的项目。

南北朝至隋唐,中原战乱数百年,直到隋朝才出现政权的大一统, 却也仅仅维系了两代,便又重新回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到了李唐重归一统。

就算有他父亲在世之时树立的种种秩序,有各方羌胡在李唐三代延续中不断被平定瓦解, 世家大族对于皇室天威的尊重已远不如汉朝。

五姓七望女在联姻场合下的尊贵程度尤在公主之上, 正是其中一条外在的表现。

而先帝和他颁布的氏族志姓氏录等物,就是希望削减其影响。

但即便……

即便李唐统治江山数十年,在社稷稳固上远胜过前朝, 一条条诏令也已将皇室推举向了更高的位置,李治依然觉得, 这些专擅于投机倒把的世家勋贵其实并不觉得李唐能够传上十代百代,而是继续将他们自身的利益凌驾于国事之上!

这让他不得不去考虑, 比起此前的打压关陇、扶持关东——

或许直接从根本上削弱他们的力量,会比权术制衡更为有效。

只要他们无法把控住官员上升的通道,无法让朝堂之上怎么用都是有姻亲关系的人,他们便不得不对着天皇的种种举措服软,不敢再拿出那等盛气凌人的架势。

另一个促成李治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 正是太子李弘的性格。

但凡李弘有阿菟一半的果敢, 李治可能都不需要如此着急于做出这样的改变。

偏偏这个儿子在循规蹈矩地处理政务批复上的本事尚可, 却始终少了几分自己的政治主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