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将东女国也纳入西海都护府的范围内,敛臂王女也应当会认同她这个为库狄氏求官的建议。
另一个特别的官职,在对唐璿的委任上。
李清月记得阿娘去年说过,若是唐璿能攻克南山贼,也继续治理好梁州,便在升迁之事上推他一把。
现下他何止是成功破获了梁州附近的贼寇,与临近的洋州结成了友好关系,重新将梁州等地的百姓引回,劝导在农桑要务之中,又在协助安定公主征战吐蕃之事上立功,应当可以来上一出提拔了。
但唐璿的官职并没有升,而是做出了一个平调。
从梁州,调去了宣州。
李清月不会觉得这是对唐璿的辜负,反而觉得这正是阿娘走的一步绝妙的棋。
当她朝着唐璿所在的方向看去时,也能从这位野心勃勃的“老实人”眼中,看到一簇跳动的火光。
宣州绝不是一个寻常的州郡。
位处江南西道的宣州和一度放逐来济的台州可不算一类,反而更接近于其不算太远的扬州。
更要紧的是,宣州境内银、铜、铅、铁四矿的矿藏都已探究分明,少府监在宣州设立的监察机构人数不少。这是个毫无疑问的矿产大州。
像是蜀中这样的地方,就算矿产发达,也因运输不便,大多是按照大唐律令,准许百姓私人开采,可宣州不同!
宣州濒临长江水道,境内的青弋江、芜湖水、姑苏水、泾水均能行入长江。
虽然境内还面临不小的水患袭扰,却已有了成为铜器、钱币、军械制造中心的潜力,比起汉中梁州,实在能算得上是一个上州望郡。
若直接从梁州调入中央担任要职,或许还容易遭到他人的诟病,但若能在宣州干出一番政绩来,再入朝为官,起步就不可能太低了。
前提是,唐璿能做到政令通达,治水有功,矿业兴盛。
“还有一个麻烦事,”李清月在离开含元殿的时候便忍不住嘀咕,“唐休璟离开梁州,还得在此地找到个合适的接任之人啊。”
梁州承接着关中与蜀中,别人觉得此地是穷乡僻壤,李清月可不觉得,此地的麦子也是那回纥商人酿酒的原料产地,有这笔交易在,就不能随便将人放到那头去。
“你觉得,我在想到让他前往宣州任职的时候,会没想到这个问题吗?”武媚娘答道。
她伸手握住了女儿的手,含笑说道:“等此人来了长安之后,你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