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出任都护府长史。”</p>
</p>
</p>
第226章 </p>
文成公主以外嫁和亲吐蕃之女的身份, 在七年前重返长安,尚且已令人为之震惊。</p>
但想想彼时乃是大唐赢了吐蕃,将文成公主接回, 正是彰显大唐武德,又觉并无不妥。</p>
她以早年间在吐蕃的履历协助创作吐蕃图志,甚至亲自随军前往藏原作战, 也是顺理成章之事,还能说是时势之必然。</p>
可她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在回击吐蕃的战事之后出任新成立的西藏都护府长史, 若无遥领或者实领都护之人便为此地最高长官,是不是未免太过不合规矩了!</p>
若是这个位置交给阿史那将军这等已有十年任职官员履历的女将, 或许还不至于引发此等风浪。</p>
若是文成公主只和临川公主一般担任并无实名的女官, 或是如同许敬宗的女儿许穆言一般担任一个寻常文官,或许也不至于让人有此等反应。</p>
可现在……</p>
那可是一方都护长官!</p>
“大将军此等举荐,是觉李唐并无其他臣子可于边疆驻守了不成?”</p>
李弘身在朝堂之上, 一想到安定此前在陈仓落他的面子,在听到这句问话的同时, 便下意识地想要点头称好。</p>
然而反应过来自己身在何处,他又匆匆收回了自己的这个举动。</p>
他也猛地朝着说话之人看去, 不知到底是谁有此等胆量,竟完全无惧于安定在朝堂上的辩才和连宰相都不给面子的底气,直接将这话给说了出来。</p>
不过,自他视线中站出来的这人,还真不能算是个简单角色。</p>
若是按照辈分来说的话, 李弘还该称呼他一声皇叔祖, 只因他和韩王李元嘉乃是同辈, 也是高祖李渊之子。</p>
但比起从文的韩王李元嘉,这位一度担任定州刺史对阵突厥的霍王李元轨, 则得算是李唐宗室子弟中数得上名号的武将。</p>
李清月在看清说话之人身份的那一刻,也顿时意识到,对方的这份与其说是质问还不如说是怨怼的语气,到底从何而来。</p>
不过五十出头的霍王李元轨还能算是个年富力强之人,但自李治继位之后,他唯一得到过发挥的机会,就是在突厥进攻定州之时,玩了一手空城计的戏码,让彼时险些越过太行山屏障的突厥疑心唐军设有伏兵,先行退去。</p>
他又在随后处置了定州境内与突厥有勾结的贼党,重新设立了戍防屏障。</p>
再之后,便几乎没有了发挥的余地。</p>
由长孙无忌主理的房遗爱谋反案牵连不少宗室下水后,除了因废王立武而得到升迁的韩王李元嘉之外,李唐宗室中还能得到高规格委任的并不多,尤其是在军事上。</p>
眼见安定公主已在四方征讨之间立功无数,现在就连只是随军的文成公主都要担任西藏都护府长史的重任,他又怎能坐得住。</p>
“霍王难道觉得,我有此等举荐,是在说李唐无人可用?”李清月朝着他回问。</p>
李元轨心中有一瞬的迟疑,自己到底是否要继续说下去。</p>
安定公主这副气定神闲的姿态,像是早已想到了这份举荐势必会有人提出反对,也显然不像是会因为宗室的辩驳就放弃自己的决定。</p>
她已直接继续说了下去:“可要我看来,我这出举荐,也不过是使能者居其位而已!吐蕃战事之中若无文成公主告知国中势力分布,大唐对敌人谈何了解。更无法选择以西进迫近之势,促成吐蕃君臣之斗。若要在数年后一举歼灭吐蕃,文成公主的协助必不可少。”</p>
“再者说来,自文成公主入藏后,对于当地牧民屡有教化启蒙之举,至今已逾二十年。若要令毗邻卫藏四如、原属吐蕃的子民归附,文成公主自有令人信服的履历资本。”</p>
李元轨目光中的挣扎,最终还是定格在了并未被说服的据理力争:“但若是我未曾记错的话,文成公主并未有治理一方的经验。”</p>
大唐官员的升迁,再如何顺利的也得从一方县令做起。</p>
就算文成公主乃是李唐宗室,也非要让她出任官员之职,那也至多就是从刺史做起,怎能上来便管辖一方都护府!</p>
还是对阵恶邻前线的都护府。</p>
“固然如大将军所说,文成公主为此战提供了不少信息助力,但这其中可有任何一场交战是由她所统领的吗?倘若吐蕃在大将军撤兵折返之后选择重新发兵进攻,文成公主能否承担起这个戍防统兵的职责?”</p>
一个没有治理一方和带兵经验的公主,凭什么担负起这样的重任。</p>
“那么霍王是自忖有这个本事?”李清月负手而行,朝着李元轨所在的位置走出了两步。</p>
“西藏都护理政之人在我看来有三条标准。”</p>
李元轨:“愿闻其详。”</p>
李清月说道:“其一,精通藏文。藏原牧民不同于此地贵族,并不会说大唐官话,都护长史需要联结部落,安排农事城防,不能处处将事务委托于旁人,必须知晓自己的政令有无下达。这点没错吧?”</p>
“这……”</p>
这确实没错。大唐官员前往岭南等地之所以难以适应,被算作流放而非在外任官,还不是因为南北方言差异巨大。倘若官员都不知道百姓在说些什么,诏令又被限制在一方府衙之内,和被监禁起来根本没有什么区别。</p>
藏原之上显然也是如此。</p>
这片刚刚被打下的土地还和安西都护的局势大不相同,并无那么多可用的藏民属官,就连忠诚与否,都尚且需要时间来检验。</p>
而就算藏文与梵文有些相似,京中有些礼佛的官员学习起来不会太慢,能说与能写也完全是两回事。</p>
李清月漫不经心地笑了一声:“霍王不会觉得,今日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一个行将上任的官员学习藏原方言吧。”</p>
有这条限制在,便足够筛选掉绝大多数的备选了。</p>
但李清月显然想让对方输个心服口服,继续说道:“其二,此人起码需要知道如何应对藏原之上的气候四时、高原病症,知晓其中的种种农耕放牧之事,山川沟壑特质。”</p>
“吐蕃所属的悉勃野家族正是因农耕本领脱颖于其余小邦,这才能在时机成熟之时统一雅鲁藏布江流域,这西藏都护的官员不能逊色于对方太多吧?”</p>
“文成公主在藏原二十多年,尽览悉勃野家族所为,若要对症下药,远胜过在场诸位,连我也自愧不如。敢问霍王,您是觉得自己比她强在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