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叱相如到的那两日,李清月就如同她给澄心所说的那样,给庞飞鸢放了两天假,准许她亲自往蛇水走一趟。</p>
是要缅怀父兄也好,是要在亲自见到了此地的交战遗迹后更加振奋精神也罢,总之这对她来说都是一场必经的体验。</p>
在沙叱相如转去监督金矿后,庞飞鸢已重新回到了她的岗位上。</p>
从不熟悉她的人看来,她好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对李清月这个和她已相处了一两个月的人看来,她却比之前沉稳了不少。</p>
这显然是一件好事。</p>
李清月目送着她脚步稳健地朝外走去,执行今日的城中巡逻工作,不由在唇角泛起了一缕笑意。</p>
当然,这份喜悦并不只是因为麾下的部从都在朝着各司其职的方向发展,还因为——</p>
算算时间,老师应该快要抵达新罗了!</p>
------</p>
五月的中下旬,对于更加偏南方的新罗来说,都已能算是接近夏日了。</p>
消息送抵新罗王都的时候,金法敏刚在国中巡视归来。</p>
前年百济覆灭、去年高丽灭国,对于金法敏来说既是危机解除的好消息,却又何尝不是大唐做出的一番敲打。</p>
他完全可以从那些并无实质性好处的奖励与问候中看出,若是他将自己的不臣之心表露在台面上,只怕在顷刻之间就会遭到来自大唐的打击。</p>
到了那个时候,比起对上新罗处处占据上风的高丽,新罗当然要更加不堪一击。</p>
正是出于这样的恐慌,此前他将北汉山城送给了安定公主作为前线据点,如今也没打算将这个地方给收回去,权当是用来和这位调兵有方的小将军攀好关系。</p>
可光是安稳做大唐的附属国,对于金法敏这等有抱负也有能力的人来说,也简直与酷刑无异。</p>
所以金法敏还是盘算起了自己的破局之法。</p>
现在他和大唐的关系,应当还算和睦。</p>
李唐一口气吞下了高丽和百济的大片土地,其实还处在无法尽数管辖过来的状态。说不定他就还能从中谋划出一点好处来。</p>
也不怪他想要钻这个空子。</p>
新罗境内多山,可用于耕作的田地却很少,还稀缺煤铁资源。</p>
若是始终保持着这样的状态,在别人不断发展的时候他所能掌握的军备就只有那么一点。</p>
偏偏他还因为继位交接之中的态度,让大唐发起了一场杀到王都脚下的进攻,劫走了他二十万石的粮食……</p>
所以除了继续稳定民心之外,他必须要向外谋求机遇!</p>
金法敏一边向着王宫的方向走,一边轻声叹了口气。</p>
他只是想让新罗更上一层楼,怎么就这么难呢。</p>
然而还没等他回到寝宫,将沿途之中的疲惫都给尽数清除下去,他就看到自己的近侍顶着一脸的惊惶之色,朝着他急奔而来。</p>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金法敏斥道。</p>
那近侍停在了他的面前,用有些颤抖的声音答道:“大王,大唐的使者到了。”</p>
“大唐的使者到了就到了,你又不是没见过……”</p>
侍从补充道:“就是……就是粮仓被袭那次到访的大唐使者到了!”</p>
听到这样的一句话,金法敏方才还挂在脸上的思量盘算甚至是展望,都一股脑地凝结在了当场。“你说什么?来人是熊津都督府的刘长史?”</p>
侍从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生怕金法敏觉得他来报的是个假消息。</p>
但金法敏怎么会觉得下属敢拿这种事情和他开玩笑。</p>
他当即朝着身边人吩咐:“替我更衣,传旨下去,说我会立刻在议政殿接见大唐的使者。”</p>
一想到刘仁轨,他就觉得自己胃疼。</p>
彼时粮仓火起之时刘仁轨那张从容淡定得过分的脸,有一段时间真是给金法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p>
他就算不用脑子去想都觉得,当刘仁轨再度到访新罗的时候,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消息。</p>
可他琢磨了一番自己近来的表现,没觉得这其中有什么情况,需要大唐再来一次水师突进、王都示威。</p>
再说了,现在也还远不到新罗的秋收之时,他们就算来了也抢不到东西。</p>
一想到这里,金法敏顿时就心中平静了不少,以一种在刘仁轨看来仿佛破罐子破摔的状态踏入了大殿。</p>
只在接触到刘仁轨的目光之时,还能看出他的心情并不像是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p>
“不知天。朝来使忽然造访,有何贵干?”</p>
刘仁轨将信举起在了面前,开口答道:“我来,是为熊津大都督给您送一封信。”</p>
当他抬起手的那一刻,金法敏几乎是出于本能地端详了一番刘仁轨的装束,也在这一刹的打量过后,轻轻松了口气。</p>
谢天谢地,他这回没带一把刀过来!</p>
那也当然不会再有什么“一观头颅”之事!</p>
</p>
</p>
第149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