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在于,自古以来,冤屈总是少不了的,如今明朝的吏治在朱元璋的管理下还算清明,冤屈也还不算多。
这应该就是极限了,再怎么也不会完全没有的!
可任以虚既然说出来了,想必应该还是有解决之法,于是朱标出言问道:“任先生,那么敢问,你可有解决之法?能让刑部的冤案少一些?”
但面对这个问题,任以虚也不禁沉默了,无论什么时候,冤案总是难免,任以虚能做的也就是,让冤案尽可能的少一些吧。
“有。”
只见任以虚说道:“那就是将执法权和判罚权分开!”
“同一个部门之中,只能允许有执法的权力,也就是,县衙之中能够去抓人的捕快,不能和县官是同一个体系的。”
“更不能有上下级的关系!”
“只能是平级的关系,负责执法的,必须和负责判罚的官员平级。”
这番话确实有些冲击诸位皇子和太子朱标的世界观。
因为自古以来,抓人的捕快都是胥吏!
而掌握着执法权的人,往往是一县的父母官,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
前者只是卑贱的衙役,而后者可是高贵的官员!
这怎么能平级呢?
“任先生......这捕快怎么能和官员平级呢?”众人异口同声的问道。
在他们看来这绝对不行!
但却听任以虚说道:“想让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变得平级,有三种办法,一种是将地位更低的人拔上来。”
“但现在捕快的基本素质的确不够,所以这个方法不行。”
任以虚并不是一个不顾现实的人,大明的现实情况就是,许多捕快和地痞流氓没什么区别,深受百姓厌恶!
“第二种方法是将地位更高的人打下去!”
“但现在大明读书人的地位极高,恐怕根本不会有人愿意接受,就算是接受也只能算是违心之举。”
“这个方法同样不行。”
“而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将两者分别处在没有交集的时空!“”
没有交集的时空?
众人纷纷大惊,这又是什么概念?
“只要捕快和拥有判罚权的人没有交集了,就不存在地位的高低了!”
“我们只需要将判罚权,从县官的手中剥离开来,让拥有执法权的人变成知县,随后再任用其他人,拥有判罚权就行了!”
在听完任以虚讲课之后,诸位皇子和太子朱标连夜就去了皇宫,向他们的父皇朱元璋,讲了任以虚拆分六部的构想。
对于任以虚的建议,朱元璋基本上没有任何异议,而且此事看上去是非行不可,所以朱元璋更是没有意见了。
数日之后,前往应天府的车道上,两队人马泾渭分明的走在道路两边,这两队的人马似乎是认识一般,都用着互相鄙视的眼神看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