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李振国和王秀兰的时代,早已落幕。</p>
但他们用一生坚守的信念,仍在继续生长。</p>
就像春天里的槐树,年复一年,开出新的花朵,结出新的果实。</p>
南锣鼓巷的春天,从未真正结束。</p>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数月,转眼已是金秋十月。林淑芬带着采访组奔赴东北,来到了辽东半岛的一个小城。这里依山傍海,气候湿润,空气中还残留着海水咸涩的气息。</p>
刘玉兰老人住在城郊的一座老式职工宿舍楼里,虽已年近九十,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见到林淑芬一行人,她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泡茶、递水果,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招待客人时的样子。</p>
“你们来得正好,我也早就想把这些事说出来。”刘玉兰一边沏茶一边说,“我记得李同志第一次来我们厂的时候,是1952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冷,厂房里连暖气都没有。他穿着一件旧棉大衣,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文得很,但干起活来比谁都卖力。”</p>
林淑芬连忙打开录音设备,示意身旁的记录员做好准备。</p>
“当时我们厂主要生产军工零件,任务重,压力大。李同志来之前,大家都以为他是上面派来的领导,肯定不会亲自干活。结果他一来就直接下车间,和我们一起搬运零件、调试机器,晚上还加班帮我们整理技术图纸。”</p>
刘玉兰说着,眼中闪现出一丝怀念的光芒。“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从来不把自己当干部看。有时候我们几个女工下班晚了,他就在门口等我们,送我们回家。他说,安全第一,不能让人掉队。”</p>
林淑芬听得入神,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笔记本。她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关于李振国在东北工作的详细描述。</p>
“他还给我和妹妹带过糖块呢。”刘玉兰笑着摸了摸口袋,掏出一个已经褪色的小铁盒,“喏,就是这个盒子,是他送给我的。”</p>
林淑芬接过铁盒,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几颗糖块,虽然已经风干,但依然可以看出它们原本的模样。</p>
“那时候物资紧张,糖可是稀罕物。”刘玉兰感慨地说,“但他总能想办法弄到一些,分给我们孩子们吃。”</p>
采访持续了整整一天,刘玉兰讲述了许多关于李振国在东北工作的细节,包括他如何帮助工厂建立安全制度、如何带领工人改进工艺流程、如何在寒冬中坚持夜间巡查</p>
临别时,刘玉兰拉着林淑芬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做的这件事很有意义。这些年来,很多人都忘了李同志的事迹,但我记得。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记得。”</p>
林淑芬点点头,郑重地说:“我们会把这些故事整理出来,让更多人知道。”</p>
回到北京后,林淑芬立即投入到新一轮的资料整理工作中。她将刘玉兰的口述内容与之前收集的资料进行比对,补充了许多此前未曾涉及的细节。</p>
与此同时,“铭记行动”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这段历史,许多高校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小组,地方档案馆也开始系统性地整理老兵口述资料。</p>
林淑芬受邀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介绍“铭记行动”的初衷与成果。每到一处,她都会强调一点:“历史不该只是冰冷的数字和事件,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我们记录的,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人性中最闪光的部分。”</p>
某日,她在广州一所大学演讲结束后,一位年轻的研究生找到她,递上一份手写的调查报告。</p>
“这是我爷爷的口述回忆。”年轻人说,“他以前是一名铁道兵,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我从小听他讲那些故事,但直到最近才意识到,这些记忆是多么宝贵。”</p>
林淑芬翻开报告,仔细阅读起来。里面记录了大量关于战时铁路抢修的细节,以及战士们在极端环境下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经历。</p>
“谢谢你。”林淑芬抬起头,真诚地说,“这样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p>
年轻人笑了笑:“其实是我该谢谢您。因为您的努力,我才意识到,爷爷的故事不仅仅是家里的‘老黄历’,而是属于整个国家的记忆。”</p>
林淑芬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仅是在保存历史,更是在点燃一代代人之间的传承之火。</p>
随着时间推移,“铭记行动”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运作机制。各地建立了专门的口述历史采集点,配备了专业的录音、摄像设备,培训了一批年轻的志愿者。林淑芬还与几家出版社合作,陆续推出了《战火亲历者口述实录》系列丛书,深受读者欢迎。</p>
然而,最让她欣慰的,并不是这些成就,而是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主动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p>
某个周末,林淑芬回到南锣鼓巷的纪念馆,意外地看到一群中学生正在协助志愿者整理资料。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录入口述文本,有的则在分类归档老照片。</p>
“阿姨好!”一名女生看见她进来,高兴地打招呼,“我们是附近中学的学生,听说这里需要帮忙,就一起来了。”</p>
林淑芬心头一热,连忙点头:“辛苦你们了。”</p>
女生笑着说:“不辛苦!我们觉得这些故事很感人,也很有意义。老师说,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p>
林淑芬看着这群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李振国和王秀兰当年的影子。他们也曾这样,怀揣着理想与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之中。</p>
夜色渐深,纪念馆外的槐树在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p>
林淑芬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p>
她知道,那些曾经沉睡的记忆,如今正在无数人心中苏醒;那些被遗忘的名字,如今正被重新唤起;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如今正被一代代人传颂。</p>
她轻轻合上手中的笔记本,低声说:“你们听见了吗?你们的故事,还在继续。”</p>
风穿过窗户,轻轻拂过她的发梢,仿佛是从遥远的过去传来的一声温柔回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