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价格贵,主要是纸张和印刷这两部分。
解决其中一个难题,价格自然就会大跌,还能保证一定的利润。
李政微微一笑:“书价降不降且不说,现在纸和书的价格怎么样?”
那一群识字的人争先回答:“大当家的,如今大青白纸大约七文钱。”
大青白纸是一张很大的纸,大概相当于后来十五六张A4纸。
但现在不添加任何馅的小烧饼,也仅仅一文钱一个。
读书写字是极为消耗纸张的,毛笔字有极占纸张,一张大青白纸也写不了多少。
普通人家供一个读书人,买纸都买不起!
“大当家的,一卷《孟子》一百来文钱。”
《孟子》大概三万多字,当朝分为十四卷,如果想要买全套,大概就要一千五百文到两千文,也就是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
更别说诸子百家那么多书籍。
若是拥有一个藏书万册的书房,这个价值就是普通人不吃不喝一辈子也赚不回来的。
“《孟子》价格便宜些,《论语》要两百文一册呢!”
“这些都还好,若是想要看当代大儒的书,价格更贵。”
李政微微摆手:“行了,我大概也知晓了,识字的人全去做活字印刷;不识字的全去做造纸。”
“尽快做出成品,确定无误之后,王六再找一些可靠机灵的人进来,全力制作。”
“至于月银,吃住包了,每月二两,逢年过节会另有赏银。”
“行了,都下去吧!晚些会给你们写一个制作流程。”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李政最后这一句话让人激动:“谢谢大当家的!”
那些读书人更是对活字印刷期待不已。
接下来几天时间,活字印刷和造纸术基本已经有了雏形。
第一批纸张虽然只有一两百张,在李政眼里质量只能算一般般,但比现在世面上的普通纸张还要好上几分。
活字印刷因为制作单独的字体要花费大量时间,暂时只雕刻了一部分字出来做实验,已经确定可以印刷。
李政同时下令赵氏集团,琼浆玉液酒和细盐不卖给世家之人。
李政要用来建学院的区域,也开始搬迁,毕竟是官府要地,土地、房屋都按照市场价赔偿,老百姓没道理跟管家做对。
………
李家。
李家家主李仲原正翻看着账本,一个穿着细布青衣的下人走了进来:“老爷,刘家别院那边都在搬迁了。”
李仲原微微一愣,却没当回事:“他们搬什么?”
下人说道:“说是要盖什么大学城。”
李仲原最先想到四书之一的《大学》,喃喃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书院?没有书院叫城的啊!”
想不明白的李仲原问道“大学城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