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略有些不耐烦:“行了!你性格就这般,小心翼翼、婆婆妈妈,我先走了,你赶紧把我要的地以官府的名义买下来。”
赵吏安见李政来了脾气,也不敢再多说:“是,公子!”
………
李政跟赵吏安分开后,立刻去找了元鸿先。
元鸿先的府邸是三进的院子,相比他的身份来说,并不算大。
元府的下人不算多,虽然不知道李政的身份,却都知道元鸿先跟李政关系密切。
李政自报名号后,立刻被领到客厅,奉上茶水。
没一会,元鸿先大步走来,进门就拱手行礼:“公子驾临,有失远迎!”
虽然不能直接表明李政的身份,这个礼仪却不能少。
李政也拱手还了一礼,算是给元鸿先这个大儒面子:“元先生!”
双方坐下后,李政说道:“元先生,我准备在应天开个学院的事,你知道了吧?”
元鸿先沉吟了片刻:“听闻了,不过这个事,老朽不太赞成公子这么做。”
李政略有些意外,他原以为元鸿先会赞成自己:“哦!为什么?”
元鸿先看了一眼外面,确认下人不在,才压低声音正色说道:“殿下,陛下现在是倾向世家的,满朝皆知。”
“你开学院,肯定会与李家产生冲突。”
“整体来看,对殿下恐怕不利啊!”
“老朽听闻,最近陛下龙体好转,虽然暂时只有您一个皇子,万一再添一位龙子,您又与世家闹翻,恐怕……”
李政丝毫不以为然,自己那便宜老爹,也折腾不了多久了。
更别说再生一个。
不过,这话李政却不能直接说,直能换了个角度:“元先生,我开设的学堂并非完全教四书五经。”
“圣贤书自然是好的,但一个国家,不仅需要读圣贤书之人,也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
“我这学院是教人道理,乃是为天地立心;教人技艺,也算是为往圣继绝学,河堤需人来修、农田需人来种。”
“他们若是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教学,定然能做得更好,于国于民都大有好处,他们有了技艺,也算是为生民立命。”
“若是全面推开,所有技能都能得到一个大范围的提升,也算是为万世太平开了个好头。”
“学院收费每月不过二十文,自然不可能挣钱,但培养出来的人才,却能为我朝往后带来无穷好处啊!”
元鸿先听到李政这一番言论,心中震撼不已。
不仅仅是李政提到的横渠四句,更是为李政对技艺的看重震惊。
世人都知读圣贤书好,却又有几人看得上那些生民讨生活的手艺?
仔细一想,一朝稳定繁荣,其实都离不开这些老百姓的手艺。
只是从古至今,没有人真正在意过他们罢了。
元鸿先长长叹了口气:“公子,您所言确实有理!”
“但这个学堂我觉得还是不能办,而且很有可能办不成。”
李政一直在观察元鸿先的神色,从他的神态来看,明显是被自己说动了的,没想到最后居然还是不赞成。
李政也不由疑惑:“元先生,这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