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纸的下半页,也是很短一句:</p>
“心意分福祸,抉择定安危。+求~书?帮\ !追`最¢新\章-节+”</p>
林觉看着这一行字,细细品悟,倒是想起了上一回,自己来问三师兄的事情。</p>
那次这位的回答也很隐晦模糊,不过倒是告知了他,三师兄并没有事情,甚至可能因此有些巧妙之事,巧不巧妙现在还不知道,不过齐云山道友倒是向林觉证实了,三师兄并无危险。</p>
此时这句……</p>
很显然,这位虽有惊人本领,但还是有着与乩仙差不多的习惯,凡事都不愿讲透。</p>
林觉能看出的只有一点——</p>
此行可能会有危险。</p>
而这位在提醒自己,选择很重要。</p>
“多谢前辈。”</p>
林觉并未多说什么,也不对它们过于看重,只做个参考。</p>
正好,身后已有脚步声。</p>
是刚才说话的那两个读书人。</p>
“晚辈告辞。”</p>
林觉行了一礼,收好行囊,背在背上,叫上狐狸,转身便走进了秋意浓重的小路。</p>
两个读书人看着他,都觉疑惑。</p>
好似在半路上就见过他。</p>
</p>
</p>
第355章 豹王与东王母</p>
读书人觉得奇怪,但也朝他拱手行礼。</p>
林觉同样点了点头,回了一礼。</p>
双方就此交错而过。</p>
也不知这两人能否得“瑶华娘娘”回应点头,不过“瑶华娘娘”点头和朱衣人点头,可是全然不同的。</p>
朱衣人是游荡在考场之上、喜好诗词文章的神灵精怪,他点头时,已经看过考生的答卷,考生也已经写完答卷。可若“瑶华娘娘”点头,或是别的推演卜算之人给出结果,都可能提前对答卷的考生造成影响,或让考生沮丧颓废,或让考生信心十足,或让考生松懈倦怠,都有可能。</p>
中间变故实在太多。</p>
因此能否考中,还是看自己。¢搜_搜.小·说·网, !更/新,最,快^</p>
就如林觉也是一样——</p>
若是这位“瑶华娘娘”告知自己,此番并无危险,但也不可因此放松大意,若是放松大意,可能危险反倒就找上门来。若是“瑶华娘娘”告知自己此番十分危险,也不可因此就过于提心吊胆,导致自己束手束脚,反倒发挥不出最好的状态。</p>
须得酌情采纳,适度思考。</p>
所以这样模糊的提醒,兴许反倒更好,兴许这也是这位“瑶华娘娘”的考量。</p>
林觉回到湖边,白鹭道友仍在等待。</p>
狐狸践行了自己的话,没有变小,让白鹭道友继续驮她,反倒稍微变大了一点点,好背着这个小包,背着包踏风而行。</p>
林觉独自坐着白鹭飞往京城。</p>
那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出现在下方,每一条街巷,街巷上的楼店百姓都清晰可见,热闹非凡,和清净无人又风景绝美的黟山比起来,就像是同一片天地中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时才感觉,前面山上半年,就好像一场梦一样。</p>
林觉摇了摇头,抛掉心中杂念。</p>
眼光一瞥,看见了城外的道观,在这下午时候,并无丝毫青烟升起。</p>
白鹭一转,便飞向了真鉴宫。</p>
片刻之后——</p>
真鉴宫中一名小道士正在扫地,扫帚和地面摩擦出清亮的沙沙声,令人心静,忽然一个抬头,却见青天之上正有一只白鹭缓缓飞来。</p>
白鹭反扇翅膀,轻巧落在院墙之上,背上有人影跳下,落地便化作一名道人。</p>
“谁?”</p>
小道士一惊,随即才反应过来,放下扫帚,连忙行礼:</p>
“哦!可是浮丘观的林道兄?”</p>
“正是!”林觉回了一礼,看他面生,应是才从齐云山玄天观过来的,便问道,“江道友呢?”</p>
“江师兄已经离去了,别的师兄也都往西北去了。今天中午才走的,现在道观只剩我一个人。”小道士对他说道,“江师兄临走前说了,林道兄可能今天就会来到观中,叫我告知道兄……”</p>
小道士应是修道不久,就如当初的马师弟一样,对于这些妖怪之事,仍觉有些害怕,哪怕口中说来,也觉得在议论神仙大事,因此提心吊胆。?比¢奇`中\文.网_ !更/新-最_快~</p>
说到一半,他便觉得口干舌燥,须得吞咽一口口水,才可继续往下说:</p>
“最近秦州出了两件事情:</p>
“一件乃是西北方向,蛰伏一年的豹王再度出来作乱,掳掠了许多村民,应是想以这些、这些村民当做血食,恢复元气,或者重新养出大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