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华兴火铳威力无比,没想到会强到如此程度。</p>
也就喘口气的功夫,形势竟然陡转。......</p>
留下田增收拾残局,黎国平带着一队人马,面目狰狞地进入村中。</p>
......</p>
来到村后的第二道防线,杨明带着二排早已严阵以待,挥手让付鹏带人先走,剩下的任务交给自己。</p>
付鹏一边催促一排继续前进,一边笑着告诉杨明,官军又不傻,岂能让咱们得逞两回?</p>
此地不宜久留,赶紧一起跑。</p>
正在这时,陶冲大步走来,说是效果不错,官军没敢追过来。</p>
杨明这才吁了口气,向付鹏竖了竖大拇指,通知二排长整队,尽速离开此地。</p>
一路小跑下来,陶冲才真正认识到差距,相比士兵们整齐划一的行动,才跑了两里地的护卫们,已经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p>
首长们的训练方法,关键时刻真是顶大用啊。</p>
午后,队伍在一处山村停留歇息,杨明、付鹏、陶冲聚在一起,开始商议下一步举措。</p>
陶冲认为别无他路,只有去庆和寨驻守,才有对抗可能,否则一旦被围,咱们谁也跑不了,像上午那种仗,已经难以复刻。</p>
官军不是傻子,肯定会改换攻击策略。</p>
从这里前往庆和寨,也就五六十里的距离,只需歇息一晚,赶在明日晚间,便能抵达目的地,摆脱官军难度不大。</p>
杨明细思许久,认为此策虽然妥当,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p>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官军决心很大,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势,若是一味退缩,除了将山区瑶民裹挟进来,并无其他好处。</p>
随着战事扩大,官军仍可源源不断地调兵来剿,咱们怎么办?总不能像之前古家那般,带领大批瑶民避入深山吧。</p>
与其那样,还不如痛痛快快和官军打一场,然后想办法夺路出海,或者找一处安全之地蛰伏下来,待局势稳定,再杀回去,不就行了嘛。</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就像之前预计的那样,作为雷廉副总兵,黎国平不可能在石城县的地面上长久停留。</p>
议到这里,杨明脑中灵光一现,说在安锦的时候,副团长王兴曾讲过一种游击战法,就是在遇到强敌的时候,既不愿逃跑,也不愿决战,那就利用山川地形,与敌人捉迷藏。</p>
若是能拖垮敌军,效果同样显着。</p>
总之,咱们哪儿也不用去,就在安铺一带的山岭间,与官军兜圈子,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跑,只要不被包围,就能一直耗下去。......</p>
听杨明说出战法,付鹏立即表示同意,反正去瑶寨也是打,留在这里也是打,何必多此一举,拖累许多无辜百姓。</p>
陶冲头一次听说这种战法,细细琢磨许久,不由苦笑着发声,说你们这种做法,和盗匪、流寇并无区别。</p>
放到眼下这种局面,倒是颇为应景。</p>
作为补充,陶冲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继续派人前往庆和寨,说明安铺情况,以及下一步行动计划,二是分出一部分护卫,潜入各处市镇、乡村,随时掌握官军动态,三是与山区据点取得联系,请示最终策略。</p>
既然要熬下去,那就得做长期准备。</p>
与此同时,三人决定对连队、护卫队予以合并改组,整体称作安铺加强连,由杨明任连长、陶冲任监军委员,付鹏任副连长,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情报支队、后勤支队。</p>
其中情报支队支队长由陶冲兼任,带领部分护卫队员,一方面与庆和寨、山区据点取得联络,一方面分散出去,搜集官军情报。</p>
后勤支队支队长由同为家丁出身的李俊担任,将加强连内部各种杂务统管起来,尤其是是大批火药、铅丸的看护、转运,绝对是关系连队生死存亡的活。</p>
与此同时,三排各增加二十名护卫队员,作为后备力量,与各排共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