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个半大的孩子坐在祠堂广场的正中心处,一张纸小桌子和小坐垫,加上笔墨纸砚,就没有其他了,喧哗声很快静下来,因为文考的试卷已经开始发放。
陶天宝就坐在陶玉洁旁边一个位置,他们选了一个角落,对于文考,陶玉洁是有着相当大的把握的,陶天宝更不用说了,三道题只要有两道题得分,就算及格了。
但是,当陶天宝收到今年的试卷之后,却是有些傻眼了:第一题、工厂里,老板为何定下种种厂规?第二题、老板应该如何与员工相处?第三题、自由发挥,想些什么都行。
对于这样的文考,陶天宝也是有些哭笑不得,这陶家的祖地考核,还真是够简单残暴的,区区两三道问题,任由孩子们去回答,从中遴选出符合他们心意的孩子。
对此,陶天宝倒也不会着急,他好整以暇的研着墨,在他看来,这前两道题,确实已经在考智商和情商了,但是说到底,这样的考题,靠成年人都可以了。
没有一定心机的孩子,很难考好这些题的,至于说第三道题?那是自由发挥的,最是考究一个人的兴趣和天赋,陶天宝研好墨汁时,发现很多孩子都愁眉苦脸。
瞥了旁边的陶玉洁一眼,发现这小丫头居然也皱着光洁的小鼻子,煞是可爱,这些题目,对于陶天宝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他在考虑如何隐藏自己。
这也难怪,身为杀手之皇,陶天宝精于扮演任何的角色,对于十几件任何的角色,陶天宝都学过相关的理论基础,这是他能百分百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
而如今,对方居然在他看来,这样的考核,也就跟吹吹牛皮一样简单,根本就不值得认真对待,因为他知道,真个去认真对待了,也就会站在风口浪尖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陶天宝不会轻易将自己置于险境,为了表现得像个孩子,陶天宝执起毛笔,在第一道题的空白处,歪歪扭扭的写了一行字。
“爸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人知道,陶天宝原本行书写得很好的,但是为了不引起过多的注意,他很干脆就故意写得歪歪扭扭的了,简简单单的一行字,他认为这答案已经可以了。
至于说第二题?陶天宝假装思考了一下,直接又歪歪扭扭的写了一行字:“妈妈说,坚持做好人,总会有好报的。”
那歪歪扭扭的字眼,把一个孩子对父母的崇拜,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知道,这些,都是很笼统的答案,甚至于,都算不上正确答案,但是他知道,没问题的。
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除了老师能教他,也就关爱他的父母,能教他了,陶天宝写出这种答案,其实还有另一层目的,这,算是一种试探。
陶天宝很想知道,这陶家,在他心中,应该占据多大的分量,如今借着这个机会,或许可以看出一二了,他虽然身躯尚且年幼,但是思想上早已人老成精。
陶家的阅卷长辈恐怕不会想到,他们再考核小辈的同时,也有一个低调的小辈,在悄悄的考核他们,那小辈打算给陶家在心中留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要让陶潜元知道陶天宝的想法,也不知会不会气得吐血?当然了,此时的陶天宝,并不会去考虑陶潜元那老家伙好不好受,他继续看其他人。
此时的祠堂考场,完全陷入了寂静之中,半大的孩子们,都在忙着解题,他们或是眉头紧锁,或是一排悠然,或是一脸的郑重,种种的表情,不一而足。
陶天宝却是有些百无聊赖,以杀手之皇的思维,来解这几道题的话,实在是太简单了,陶天宝装出一副茫然的样子,四处张望着,长辈们只以为他不会。
直到好一会儿之后,陶飞虎等几个年纪最大的,终于都提前交卷了,三道题,在他们看来,似乎也不是一般的简单,而他们的带头,也让更多的孩子纷纷交卷。
陶天宝倒是不急,直到有将近一半的人交卷了,他才挥动着手中的毛笔,在第三道题的空白处写了三个行书大字:家和万事兴!
仅仅几个字,他写得颇为用心,与之前的歪歪扭扭不同,这几个字很工整,却又不失灵动,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发挥,让长辈们去品鉴。
陶天宝之所以故意将这几个字写得很工整,其实也是故意误导阅卷的长辈,让他们误以为陶天宝是善于模仿,他不希望长辈们觉得他在书法上也有天赋。
总所周知,杀手的模仿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是,他并不是很担心,故意写下“家和万事兴”几个字,其实也算是拍了阅卷长辈的一个马屁。
陶家的孩子,无不都从小听父母说过这句话,这也是陶家能延续至今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竞争,一直都存在,却又从不会闹到出仇恨来。
在陶家,像陶天宝的父亲一样,由于不喜欢争权夺势而与长辈们闹别扭的,还真就只有一列,以至于,陶潜元对陶天明非常的不满,连带着也对陶天宝不满了。
让陶天宝有些意外的是,这一次阅卷,居然改了规则,由上一辈的青年阅卷之后,中年一代也要阅卷,最后老一辈的也要阅卷,就连陶潜元也不例外。
“咦?这是天明的孩子!这‘家和万事兴’几个字,写得真好,我看可以给个满分!”
猛然间,陶潜元居然一脸欣慰的开口,这让刚刚撤到韩千程身边的陶天宝心中一沉,他怎么也没用想到,他的卷子阅到最后,居然到了陶潜元手里。
而陶潜元的赞赏,也让很多人都望向陶天宝,就连韩千程,都饶有兴致的侧过头来,轻笑道:“孩子!你爷爷在说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