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准备!”</p>
那五千步卒逐步临近,将军立时让弓箭手准备。</p>
城楼上的弓箭手搭弓上箭,动作整齐划一,箭矢直指城门外的五千步卒。</p>
城门内外一片肃杀之意,预示着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大战。</p>
黄海关今日烈日悬空,令人口干舌燥,汗水直流。</p>
但城楼上的守卫来不及拭去眼角的汗水,任由它流入自己的双眼,虽有些辣眼睛,但无人生出异样,死死盯着城门外的敌军。</p>
“滴答——”</p>
一滴汗水从弓箭手的下巴处滑落,砸落在城楼上的石板上。</p>
“放箭!”</p>
随着将军一声令下,数千箭矢朝已步入射程的敌军五千步卒落下。</p>
“铛铛铛……”</p>
五千步卒训练有素,全都举起左手上的盾牌,将整个队伍护在盾牌之下。</p>
这数千箭雨落下,竟没有伤到一人,也没有任何一人因吃力放下手中的钢盾。</p>
“第二队,放箭!”</p>
将军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虽有震惊之色,但在此时却未显露出来,而是下令继续放箭。</p>
“簌簌簌……”</p>
第二波箭雨落下。</p>
“铛铛铛……”</p>
箭雨仍是砸在钢盾之上,但更是重重砸在城楼上老将军的心上。</p>
“果然不是普通的步卒!”</p>
老将军紧了紧手里的钢刀,在思忖着该如何破敌。</p>
身旁的裨将除了黄海外,皆露出凝重之色,同时看向将军,期待着他能给出一个计策。</p>
“不可让这五千步卒靠近城门,否则城门必破!”</p>
将军转身朝身旁的裨将叮嘱道。</p>
“汉倭国破城必会屠城,为了尽我华汉国军士之责,更为了黄海关内的数万百姓,诸位务必团结一心,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一定要守住城门!”</p>
将军拔出腰间的钢刀,对着周围的人说道。</p>
“誓死守住黄海关,誓死护卫城中百姓!”</p>
身旁的众人也不再有凝重之色,换上了一副决然的表情。</p>
“黄海,记住我方才的话!”</p>
将军又对着一旁的黄海叮嘱了一句。</p>
“是,将军!”</p>
黄海虽然仍对将军的安排有异议,但却不愿违抗将军的军令。</p>
“好!”</p>
将军露出一副欣慰之色,随后又对身边的裨将说道:</p>
“诸位,多年未与我一同上阵杀敌了,今日便再与老夫一起,去荡平这群敌寇!”</p>
“愿与将军一起荡平敌寇,重塑我汉倭国的威名!”</p>
十位裨将齐声应和,声势震天。</p>
“弓箭手继续放箭,掩护我等出城!”</p>
将军下完这道军令,便领着十位裨将跑下城楼,点了一万兵马,准备出城迎战那五千步卒。</p>
黄海再次移步至控制城门的转轮处,亲自为将军等人打开城门。</p>
“吱呀——”</p>
城门缓缓打开,将军骑在一匹枣红色的战马上,第一个走出城门。</p>
身后的十位裨将一字排开,杀气腾腾。</p>
随后一面绣着“华”字的帅旗高悬于军中,随着军队的移动向前而行。</p>
那五千步卒见城门开启,立时加快了脚步,欲直接与还未完全出城的华汉国军队交手。</p>
“簌簌簌……”</p>
又是一阵密集的箭雨落下。</p>
刚刚加快脚步的敌军步卒只能再次举盾抵挡。</p>
老将军率领的兵马趁这工夫,从城门全部出来,列阵以待。</p>
烈日仍在炙烤着大地,整个战场也被笼罩其中。</p>
城楼上的箭雨已经停下,这只是掩护将军的手段,并不能伤到敌军,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p>
城门再次关闭,黄海立于城楼上,微蹙着眉头盯着下方的战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