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巴赫小姐的螃蟹卡农 > 第19节

第19节

“不弹了吗?是、是因为我想不起来自己的曲子……所以、被你嫌弃了吗……”约安妮丝离开乐器,就变回了本来的自己。

“不,我们换一种方法。”

“嗯?”

高易羽将线材从音箱取下,然后抓来耳机连接乐器。

当约安妮丝还在好奇那是什么、这又是什么时,她绕到了少女的身后。

“别动。”

“好,虽然不知道你要做什么……”

约安妮丝虽然是一介历史的幽灵,也是巴赫音乐永生的化身,但就这么靠近来看,其实和正常年纪小的女孩子完全无异。

她有人的温度和柔软,当高易羽拨弄她的金发,拢去耳后时,她也会受惊的“啊”出声来,紧张的像是小鸟。高易羽将她两边的长发顺好,这才为她戴上耳机——即便是在身后,也能看见她满脸的红霞。

“这、这是帽子吗?或者是防止耳朵冻坏的?谢谢你的体贴……我会一辈子珍惜的……但为什么会用绳子和乐器相连呢?”

其实是刑具!将她锁在乐器旁边,不写出一万首曲子就不能释放——高易羽本想这么开玩笑的,可人家肯定会当真,也只能作罢。

不需要言语解释,高易羽再度按下黑白键。

“……嗯?!”约安妮丝震惊的像是跳起来。

“懂了吧?”高易羽在她的耳边,轻轻敞开一边的耳机说。

“……别人听不到了?”

“是的——这叫耳机。它所传达的音乐,只属于佩戴者。”

那只耳机回到了原位,遮住了约安妮丝小小的耳朵。她被科技的进步震撼到说不出话,理解了其中意义之后又陷入了漫长的思考,直到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可以使用乐器,演奏声音只给自己听……

在她消化着耳机伟大的这段时间里,高易羽坐在电脑前,有很多东西想调查。

给自己加了几个坐垫、调整好显示器位置,这才勉强能正常使用。

首先是,自己在经历完这趟历史之旅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打开百——不,她挂上梯子打开谷歌,输入了巴赫的完整名字。当然,不是约安妮丝,而是她笔下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果不其然,约翰先生已经成了拥有巨量搜索结果,巨量赞美的大音乐家,人们提到巴赫,就当然是他。完完全全,从约安妮丝那儿拿走了一切褒奖和历史评价。

巴赫拥有很长的维基百科,介绍的十分详细。作为在旁边,一行行看着这家伙生平被撰写出来的观众,高易羽在看维基百科时,总有种“这他妈是同人小说”的错愕感。

原作者明明只是粗糙写了个大概,结果爱好者自发的挖掘内涵、靠想象力和合理性编织故事,将一个简单的故事扩写到如此宏伟……这实在是太怪了。

巴赫还有一幅画像,戴着银卷发,穿的挺好,脸上露出自信和含蓄的微笑,手上还拿着一张乐谱……嗯……这就相当于同人画……

“……我无法直视历史了。”

高易羽忍不住的叹息,自己都干了什么啊?西方音乐历史、人类近现代音乐发展、以及古典乐就这么被颠覆了,而且还无人知晓!人们只记得这个老男人了……

罢了罢了,起码评价她的音乐时,人们就会忽略那个“女性音乐家”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可以客观来称赞他是如何伟大。

除了约安妮丝之外,高易羽还有点想调查的事——而且是鼓起勇气,再三犹豫之后才开始调查的。

铝。

她带去的口罩,按德利多利的话来讲,会造成颠覆性的巨变,虽然德利多利透支力量尽可能纠正,但究竟还有多少影响残留呢?因为这一切都是她的错,但她直面错误。

可结果却不错。

铝的历史,倒是和她所知道的差不多。

掌握基本电解之力的狂人们,试图用电解让明矾屈服,因为他们猜测这玩意儿里头肯定有点什么——然而却失败了,只留下alumium这个名字作为铝的名称。

至于后来,有人提炼出新金属、有人觉得有意思于是接着研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出大块的新金属——到这倒还相似。

只是,中间出现了一点小插曲。

伟大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狂热的东方艺术研究者,科学赞助人——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在这段历史里露了好大一把脸。

“……果然是他。”

是在十九世纪柏林,那个和高易羽做交易的,气质郁郁寡欢的画家。

历史是如此书写的——

「关于卡斯帕的画作之伟大,有一个迄今为止仍是未解之谜的故事。

他自称见到了东方面孔的吟游诗人,因为过于喜爱他的艺术,用从未见过的金属换走了他的一幅画作。

他起初认为那是一片银,可去兑换时却不被认可。经历波折,当时的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听闻此事,发现那是一块纯度极高的纯铝。

神秘财团立刻闻讯赶到,花费巨资从卡斯帕手上买走这片铝,这使得他从清贫画家变成富豪,也因此让自身画作的伟大被世人知晓。

余生,卡斯帕赞助着关于金属铝的研究工作,并赞助各种清贫画家,同时探究东方历史。

即便无人知晓所谓的东方吟游诗人,和那片不可思议的纯铝究竟真相如何,但卡斯帕却为人类科学的进步,为人类艺术的进步,以及东西方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草啊。”

神秘吟游诗人捂着脸,看这玩意儿时几乎是一段一口脏话,艰苦卓绝才看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