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朕可不是吉祥物! > 第30章 起兵

第30章 起兵

“当然啦,若是只有五块糕点还好,但是明明有那么多,却只给我五块,我才不愿意呢,一定要都给吃点!要不是我吃不下那么多,慈宁宫,哦,不,皇宫里所有的糕点,我需要吃完!嘿嘿嘿!”杨福恩一脸馋样,脸上带着对糕点的向往,嘴巴还咂吧出声,是一个嘴馋的小孩子模样。

循安帝若有所思的点头:“是啊,都有那么多糕点了,谁还会愿意守着自己那几块吃呢。”

“是吧,父皇你也这样馋啊,那我还有没有糕点吃啊,你不会都吃完吧?”杨福恩一脸震惊的看着循安帝。

听了这话,循安帝无奈瘪嘴,刚刚沉重的心思消散了不少:“朕吃那么多干什么!你以为跟你似的。”

“可是父皇是皇帝啊,可以吃所有的糕点!”杨福恩理所当然。

循安帝大笑出声:“是啊,朕是皇帝,哈哈哈哈哈!”

杨福恩走出养心殿的时候,心中已经有把握了,这次,青阳国一定会出兵。

刘悦诗扎在循安帝心里的刺,一直都在,循安帝是有意给东阳国一个教训的,如果再加上一些野心,那就更好了。

做皇帝的,那个不希望开疆拓土,名留青史。

回到慈宁宫,杨福恩让问蝶他们收拾东西,她要跟着太后一起出去祈福修行。

问蝶他们自然对杨福恩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异议。

循安二十二年二月,青阳国出兵驰援北牧国,西山国响应,两国共同对东阳国进行讨伐。

林捷为此次主帅,带着林家儿郎,浩浩荡荡从京城出发。

杨福恩跟着循安帝,在城墙上目送青阳国青长军离开。

年仅十三岁的林子璟在队伍里回头,对上了杨福恩的视线,朱衣银甲的翩翩少年骑着一匹毛色光滑的黑马,意气风发。

“长公主,这次,我要跟祖父一起去打仗了!”林子璟堵在国子监门口,一脸兴奋期待的跟杨福恩说话。

这几年来,杨福恩跟林子璟的交流,仅限于在国子监遇见,点头示意,可是两人却莫名的有了些朋友的情谊。

杨福恩知道青阳国要出兵的事情了,也明白一个少年想要建功立业的心,笑着对他说:“那就祝贺林小将军,此去一帆风顺,战无不胜!”

林子璟笑得张扬,在午后的阳光下,也分外耀眼:“那当然!我一定会是青阳国最年轻的将军!”

“嗯,你一定会是!”杨福恩言之凿凿,比林子璟还要肯定的语气,让林子璟反倒不自在了。

“你就这么信任我?”

“嗯。”

“行吧,等我回来,一定是有品阶的将军,品阶不高你不许笑我!”林子璟难得孩子气了一把,嘟囔着不准说他不好。

杨福恩闻言,想起了梦中场景,她被循安帝拉着割肉献祭,迷迷糊糊的听见了林家全员战死的消息。

那个时候的林子璟,是第一次上战场,他还没有职级,只是一个小兵,却死在了战场上。

那个要做将军的少年,以无名小卒的身份,死在了战场上。

杨福恩收敛神色,一脸郑重严肃:“林子璟,你要活着!”

这一次不一样,青阳国已经重视培养军事四年了,军队并不是草包,在林捷这样的大能手下,也训不出草包,就连上辈子,没有循安帝的首肯训练这一说,林捷带着数量不多的士兵应敌,都坚持了半个月,直到粮草断绝,无一人生还。

这一次还有西山国和北牧国的联合,一定不会输的。

那么林家人,一个也不能少。

感受到杨福恩的郑重,也明白战场凶险,林子璟收起嬉皮笑脸的表情,认真道:“嗯,我会活着回来。”

得到林子璟的承诺,杨福恩忍不住扬起笑脸,那在阳光下,如同波光潋滟水面的双眼,在此刻格外耀眼。

这一次,他们都会活着回来。

“嗯。”

想起这些,杨福恩心中安定了些,林家一定凯旋而归。

林子璟看了杨福恩一会儿,转头目视前方,跟着大部队走出京城。

杨福恩看了许久,城墙上没人了,她还一个人站在那里。

问蝶给杨福恩拿了件狐狸毛披风,走上城墙给杨福恩披上。

“公主,这城墙正是风口,吹久了容易风寒,咱们回去吧。”

杨福恩点点头,已经看不到青长军的影子了,拢了拢披风,杨福恩跟着问蝶下了城墙,坐上马车慢悠悠的回宫,明日就要出发是佛陀寺了。

予怀这几日趁着这次东阳国战乱引发的连锁反应,一直在京城里浑水摸鱼,培养人手,杨福恩与他约定了,在佛陀寺见面。

第二日辰时,太后的御用马车和杨福恩的马车在几千护卫的护送下,慢悠悠的出了皇宫,往京城东郊的佛陀寺走去。

因着是出宫为国为民祈福的名头,循安帝已经昭告青阳国百姓,太后和长公主在大战之际,出宫为国祈福,为民求善,所以路过京城东大街,有很多百姓在道路两边围观护送,还有人高呼‘太后万福,福瑞长公主万福!’,杨福恩也算是第二次出宫,第一次是昨日跟着循安帝出宫去城墙上目送长青军。

昨日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长青军身上,今日听到了自己的名号,杨福恩偷偷的掀开帘子,看向外面的百姓。

令杨福恩觉得奇怪的是,每一个人都穿着干净,都是棉衣,有些富贵人家,还穿的丝绸衣衫,就连摆摊的人都是穿着新棉衣的手指细滑的的人,街道上没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也没有一个看起来受过苦难的人,他们的脸上有新奇,有高兴,有激动,但却没有生活该有的模样。

这一个场景,会让人觉得,青阳国很好,很富裕,很繁荣,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有余钱做其他事情。

但是予怀跟杨福恩说的不是这样,青阳国以粮食高产出名,但是赋税却很重,种了一年地的老百姓,年底分到的粮食不一定能够让家里人吃饱,只能平时多做些其他活计。

更有甚者,家中卖女儿为奴为婢为娼妓,以求供自己儿子读书,成亲。

京城为青阳国中心城市,这里的繁荣程度是青阳国最高的,但即使是这样,予怀还是能在这样的地方,找到很多乞丐。

杨福恩觉得有问题,予怀的话可以相信是因为今日这个排场,表演痕迹太多了,场面太干净了。

这是那些大臣的手段,还是循安帝的自欺欺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